清
明
0二月春风似剪刀
不知细叶谁裁出
清明节,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在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气中,人民祭奠祖先、缅怀先人、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续展开新。清明节是中华儿女共同认祖归宗的重要节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俗活动。
为培育文明新风,保护生态环境,筑牢疫情防线,让文明祭祀成为家长朋友和广大师生的自发追求和自觉行动,海伦市第八中学开展清明节主题活动。
1?
活动目的
通过主题实践和“网上祭英烈”活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已故亲人的深深崇敬和怀念之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更加珍惜幸福美好的生活,努力学习,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活动时间
年3月29日―年4月5日
3?
活动内容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学习清明节相关知识,开展“忆先烈”故事会,诗歌赏析会,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等活动,登录中华英烈网,在其首页开设的“网上祭英烈”栏目,进行网上祭拜、献花、签名、寄言。
4?
活动安排
(一)3月29日—4月2日开展宣传及主题实践活动。学校组织各班级学生学习关于清明节的历史渊源、传统文化、民俗活动,开展“忆先烈”故事会和诗歌赏析会,利用一体机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等,营造浓厚节日氛围。
(二)4月3日—4月5日组织学生进行网上祭英烈活动。
操作步骤如下:
在网址栏输入“中华英烈网”搜索→点击“中华英烈网”;
出现“中华英烈网”首页“奋进网上祭英烈”→点击“—网上祭英烈—”,点击“敬献花篮”为英烈献花和“我对英烈说句话”留言;
也可进入英烈纪念馆,出现烈士列表页→点击烈士照片,出现烈士基本信息,点击鞠躬,点击献花,点击敬酒,点击上香,点击敬献花圈→网上祭奠结束。
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或前后。是中华民族传统隆重盛大的春祭节日,属于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
01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02
清明节的习俗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扫墓
扫墓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清明扫墓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时开始盛行,一直流传至今。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是最大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时,人们通常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并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等。
撰稿|齐洪波
编辑
杜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