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力量,办 中学”是宜昌市一中始终坚持的办学理念,在宜昌市发布的《年高考质量分析报告册》中,该校一本上线率、十一项评估均列 ,各方面都取得了 成绩。下一步宜昌市一中要停下来吗?关于这个问题,宜昌市一中付全新校长在年春季开学典礼的致辞中给了我们答案——不!要超越!超越谁?超越自我!文章虽长,但值得细细品读。
(在年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放大我们的格局,方能超越自我
什么是做人的格局呢?
通常的字面解释,“格”就是人格,“局”就是指气度、胸怀。我今天在这里所说的做人的格局是指个人对局势、态势的理解把握,以及一个人对社会发展及个人发展所处的位置、对未来变化的理解和把握的程度与能力。我认为,有格局的人做事大气、为人豁达,敢作为、敢担当,意志坚定,不达目的不罢休。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这个故事我相信在坐的各位绝大多数人听说过,就是三个泥瓦匠的故事:三个泥瓦匠一起砌墙,有一个人过来,问 个人,你们在干什么, 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正在砌墙!”问第二个人,第二个人心平气和地说:“我们正在建一座高楼。”问第三个人,第三个人喜气洋洋地说道:“我们在建设美好生活!”过了十年,这三个人中 个人仍然是泥瓦匠,第二个人是工程师,第三个人是他们的老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格局不同,你看待事物的角度就有不同, 取得的成就也自然不同。
关于有格局的人,我再举一个例子,这个人跟我们学校有关系——文忠公欧阳修,他的铜像在我们校园里,大家应该是日日能见到。欧阳修,在他的生命当中一开始考试屡试不第,几年后才考中,这是其一。中了进士以后的有一段时间他在官场上比较顺利,但后来又两起两落,都是因为拥护改革、刚正不阿,说了真话,也正是因为他敢说真话, 被下派到了我们宜昌这个地方担任夷陵县令,才有了他和宜昌的渊源,才有了六一书院,才有了墨池书院和六一书院合并,才有了在两个书院之上成立的宜昌府官立中学堂——就是今天我们的宜昌一中的第前十五个名字。因此,我们才能称我们的学校是“千年文脉,百年一中”。在学品当中,欧阳修的格局同样够大。在他起势之前大家喜欢的是西昆体的诗,他不喜欢,可是不喜欢他也写,等他先通过科举再为官主政,一步步走到自己主持殿试的时候就有办法了,他鼎力改革文风,成就了曾巩、苏轼等一大批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格局在哪里?我不喜欢你这种文体、空洞无物的文章,我喜欢韩愈那种说理透彻的作品,但是我先按照你们的想法写,等到我可以主持殿试的时候我就按我的想法来取人、来改革,这就叫有格局的人。他的格局就在于内心有余地、可以回旋,蓄势待发,而不是怨天尤人。
来看看我们自己有没有格局
马云在时下的很多演讲、报告、作文中都会被提及。马云在阿里巴巴董事局任主席,但这并不意味着是他一个人的公司,还有哪些股东呢?中国雅虎是股东之一,阿里巴巴当然也是股东之一,还有一个日本软银集团也是他的股东之一,“传说”中占股大概是30%。占比30%意味着如果说马云每年的收入是一千亿的话,就有三百亿给了日本人。听到这个,大家可能感觉不是很舒服。软银老总孙正义是个一米五零的小个子,被大家认为他此生最成功的投资就是投资了阿里巴巴。因为阿里巴巴赚的钱流去了日本,网上有不少愤青写了很多姑且叫檄文的东西抨击马云。这就是格局狭隘的表现!要知道马云开始创办阿里巴巴的时候争取了中国几乎所有的各大商业银行,没有一个人信任他,然后他就找民间投资人,找到雷军——小米的老板,忽悠了半天,他也不相信马云能够赚钱。如果说孙正义最正确的一笔投资是投资阿里巴巴,那雷军正好相反,他这辈子 的失误就是没有投资阿里巴巴。既然如此,可以说如果没有阿里初创时期的投入,就没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在这个意义上,如果将我们的格局放大到这里,我们应该感谢孙正义。“眼睛看得到的地方是视线,看不到的叫视野”,所以,所谓格局就是我们自己能把事情的发展走向看到哪一步,看到多远。
格局大有什么意义呢?
简单地说,格局越大,你看到的发展空间就越大,成就的事业也就越大。我还想举一个格局超大的人的例子来说明格局的价值,那就是毛主席。早在年,毛主席就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必须把农民作为依靠,要建立与农民的同盟,这无疑是关于中国革命队伍建设最正确的主张。 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年8月27日他又及时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 的革命理论。毛主席在井冈山打游击,他讨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还撰写另一篇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鼓舞同志们对革命的信心。年12月,在瓦窑堡会议以后,他撰文《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年抗战全面爆发,他传播《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及《论持久战》的革命论断。还有,建国之初国力那么衰弱,他却坚持要打 ,也正是这场打赢了十六国联军的 才为我们换来了近七十年的和平稳定。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他在会见赞比亚总统时提出的“三个世界”的理论,为中国赢得了许许多多第三世界的朋友,直到今天这个理论还在为中国的国际关系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上述史料就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格局,他总是能够看到常人所不能看到的地方,他的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价值就是格局的价值。
我们的格局在哪些方面需要放大呢?
,为谁读书的格局要放大。
应该为谁读书?是在为谁读书?我们有的孩子,在父母和自己产生摩擦和矛盾的时候,有时会说:“我不读书了!”你的潜台词就是说,你读书是为你父母读的。然后老师苦口婆心地教育你,你说:“我懒得读!”毫无疑问你认为读书不是为自己读的。这些观点都不正确。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曾经到南开中学周恩来上课的教室里看过,一进去就有种敬仰之情,翩翩少年就有如此宏大的志向,为了中华之崛起,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格局!
如果说大家觉得周总理是我们万众景仰的共和国总理,那让我们来看看西方多元化思潮泛滥之下的美国读书人,人们读书又是为什么呢?我告诉你,西点军校第五十七届校长哈根贝克访问中国的时候,中国记者采访他,他告诉大家:“我们不仅为美国培养了三千七百多名陆海空将军,更重要的是我们为美国商界培养的CEO总数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所商学院!”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西点军校的校训是“国家荣誉责任”,请看,这个校训中有关乎自己的吗?没有。这就是格局。格局决定了西点军校的学生们是爱国的,是准时的,是守纪的,是严格的,是正直的,是刚毅的……种种品格无论对从事军事活动、从政还是经商,全部都需要,无一例外。老师们也一样,要为自己读书,更要为同学们、为培养祖国的接班人而读书。关于这一点,昨天我和老师们已经交流过,今天就不再重复了。
第二,如何发展的格局需要放大。
我们的学生怎么发展,朝哪个方面发展,朝哪个方向发展?我个人认为, 是全面发展。我们一定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宜昌一中的办学追求就是“三个全面”,在我们的新校区,一进校门,左右两边一号教学楼和一号实验楼的外墙上,左边是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右边是“三个全面”——“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我们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特别反感而且以后也不容许同学上音乐课带着数学作业去,难道音乐课不重要吗?上体育课悄悄地冒着被老师批评的危险溜到教室写作业,好像特别用功。跑步的时候生怕发热更怕出汗,也不敢好好喊口号,觉得那些喊口号声音大的人好像有点傻,为什么不能喊?喊出的是士气,是力量,是斗志!我不知道如果付老师站在台上非常软软地跟大家说话,你是什么感觉?我本来不太喝茶,但是当遇到全校教师、学生集会的时候必须喝茶,因为喝茶能让我更积极,更兴奋,能让我的讲话更有激情,更富有感染力。所以,音乐课、体育课、跑操……这些都是我们所要坚持的全面发展的任务。第二是鼓励特长发展。有的人以为特长发展就是艺术特长、体育特长等等,是的,但也不全是。你可不可以有数学特长、英语特长、语文特长、物理特长、化学特长、生物特长、政治特长、历史特长、地理特长、信息技术特长、劳动技术特长……这些都可以是特长,而且还必须有一门学科是你的特长。你要扬长而不是简单地去避短,扬长更符合你的兴趣,更符合你的能力,也符合你未来发展的方向,它让你的格局更大。
第三,如何读书的格局需要放大。
如何读书的格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实现目标的信念要坚定。这句话包括目标和信念两个概念,举个例子来说明吧,清华大学会定期跟我们在群里的中学校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