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海伦新闻
海伦特产
海伦美景
海伦医院
海伦房产
海伦生活

海伦司酒馆上市蹭星巴克故事,做瑞幸式

共享办公的“二房东”式商业模式已经被证明很难跑通,而无论是酒馆、餐馆、咖啡奶茶店、茶室,本质上还是在自己的餐饮赛道上经营,所谓的第三空间、共享经济,就只能当故事听听。

文|廖羽

编|王一粟

3月30日,海伦司(Helen’s)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申请登录港交所主板上市。

年,退伍老兵徐炳忠在北京五道口支棱起第一块招牌,如今海伦司已经是国内体量最大的线下连锁酒馆,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家门店,距离现在已经12年了。

在这12年里,海伦司的目标客户从留学生群体,扩大至所有注重性价比的年轻人;其连锁模式从“自营+加盟”转化为“全自营模式”;更重要的变化是海伦司在前进的过程中,找到了具有商业价值的对标企业——星巴克。

年,何愚和朋友走进上海茂名北路二楼的一家酒馆消费。在何愚看来,这家酒馆虽然地段不错,但是位置极差,没有门面,周边也没什么人气商业,可就是这样一家店,即使是在晚上11点也依旧有不少年轻顾客排队,人气很旺。

海伦司小酒馆就这样进入何愚视线。作为黑蚁资本管理合伙人,何愚整个团队都擅长在新消费领域淘金,元气森林、泡泡玛特、喜茶等新兴品牌背后都曾闪过黑蚁的身影,何愚本人更是了解年轻人,了解新消费。像海伦司这样依仗年轻人消费的品牌显然也在黑蚁的辐射范围内,很快,何愚拜访徐炳忠,并表露了融资意向。

徐炳忠对何愚的融资意向并不买账,他说:“你是我见的第一个投资人,交个朋友,但是在上市之前我们不需要融资”。

但是,何愚作为黑蚁的管理合伙人并没放弃投资海伦司,还结合海伦司的特点,提出了“夜间星巴克”的概念,方便海伦司对外品宣。

在何愚看来,星巴克的成功的很多因素都可以被复制,比如说第三空间的极致发挥、全国家线下店带来的规模效应、超万的中国市场会员以及品牌IP的多元化售卖周边。这些要素既是星巴克成功路上的垫脚石,也能搭建起海伦司通向的行业独角兽的道路。

何愚的设想是否具有现实意义?海伦司真的能成长为“夜间星巴克”吗?《商业数据派》试图从海伦司招股书和星巴克历年财报入手,探寻这两大品牌在单店模型和规模化后的异同点,以及其商业逻辑背后凸显的“空间视角”商业价值。

酒馆比奶茶赚钱?

年底,“可乐桶”相关话题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突然爆火,其背后就是海伦司这家连锁酒馆。

据了解,截至年末,中国约有3.5万家酒馆,其中95%以上为独立酒馆(指少于3间场所的酒馆)。以数量计,海伦司线下酒馆数量处于行业领先位置,截止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共有家大陆直营酒馆分布于国内一、二、三线及以下城市,其中二线城市占比56.98%。

(图片来源于海伦司招股书)

四川成都是全国清吧数量最多的城市,大众点评数据显示其数量为家,海伦司在成都的线下店共有12家,记者前去探访的是位于市中心春熙路的一家连锁店。

据记者观察,海伦司装修设计以东南亚风格为主,店里播放BGM音量合适,服务人员以20-30岁的年轻人为主,与目标消费群体接近,沟通顺畅,服务亲切。点单采用小程序模式,产品以自有产品为主,包括扎啤、精酿、果啤、奶啤等产品以及薯条、冷吃卤味等小食,外部产品科罗娜、百威等也有提供,且价格低于外面市场,只是购买酒水有数量门槛,半打(6瓶)起步。

从上述探店经历来看,海伦司已经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了标准化扩张进行,这主要体现在选址要求、装修风格、店内BGM、产品组合等方面。

像何愚开始接触海伦司时,也会疑惑“为什么选址在一个地段不错,但是店面十分偏僻的地方?”徐炳忠曾说,海伦司选择“好地段的差位置”开店是故意为之。

据海伦司招股书显示,海伦司直营酒馆的建筑面积介乎-平方米,租期往往在5年以上,白天门店利用率低,多是下午5点以后开门。在这样的情况下,海伦司如果要和星巴克一样入驻CBD或商圈,并不划算。

因此,徐炳忠提出从“好地段的差位置”起步,以低租金、强渠道打造“工厂店”式的产品定价,以吸引消费者并撬动客流量增长。

据海伦司招股书显示,目前店内售卖的产品共有三类,分别是海伦司自有产品、第三方品牌酒饮以及其他。其中所有瓶装啤酒产品的售价均在10元以内,对外竞争力明显。且海伦司9种自有酒饮是店内销售的主力,其收益占在年总销售酒饮收益的比例高达69.8%。

也就是说,海伦司依靠知名第三方品牌的爆款低价产品吸引客流,靠自营产品盈利。

而且,随着海伦司规模的逐步扩张,其部分固有成本被摊薄,不仅自有产品的毛利率逐年上涨至年的78.4%,连同第三方酒饮的上游议价能力也显著增强,毛利率从年的39.2%提升至年的51.5%。

一边是低租金、高毛利,一边是逐步扩张的店铺数量,从咖啡、奶茶到酒吧,人人都想做星巴克。

瑞幸曾经想走这条路,可惜单店模型不能成立,扩张的速度更没有赶上崩坏的速度,现在海伦司明明主打性价比,贴合瑞幸送券策略迎合消费者,却号称“夜间星巴克。

蹭星巴克故事,做“瑞幸式”营销

要看海伦司能不能做成“夜间星巴克”,首先要对比“咖啡行业”和“酒馆行业”的赛道规模,毕竟只有池子足够大,才能养的起独角兽。

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从年的亿元开始,每年以最低19%的增长率一路飙升,到年已经超过亿元规模,到年将达到万亿规模。而星巴克财年第一财季财报显示,其中国市场营收达到9.11亿美元,同比增长22.28%,门店数也跨越了的里程碑,达到家。

回过头来看酒馆行业,虽然国内“酒桌文化”世界闻名,但这多指高度白酒推杯换盏的情况,轻酒饮文化尚在发展中,远不如欧美、日本常态。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中国酒馆行业前五大酒馆经营者(按年的收入计)的合计市场份额占约2.2%,海伦司行业排名第一,所占市场份额也不过1.1%。整体来看虽然行业规模达到百亿规模,但分散化特质明显、竞争力大,距离形成头部效应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在行业格局未定的情况下,海伦司并没有从产品入手打造护城河,而是用低价产品吸引消费者,以“第三空间理论”积累口碑,这对比星巴克高逼格的氛围打造以及优质的服务体系来说,无疑是门槛较低的一种选择。

“我身边真正懂得品酒、爱酒的人不怎么去小酒馆,就算是爱喝低度酒的也不会去海伦司”,品酒爱好者志伟对记者说:“现在年轻人喝的根本不是酒,是氛围,你给他一间屋子配上三五好友,他什么都能喝得下去。”

志伟的话切合了投资人的观点。何愚曾对媒体言及,海伦司核心客户群也不是有良好品味和饮酒高需求的消费者,而是对价格敏感的年轻人;竞争力也不在于酒品,而在于为用户提供了自由放松、毫无门槛的普世性社交空间。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海伦司依靠宣发迎合年轻人社交文化,在抖音上开辟了“告白小队系列”和“聚会游戏指南”两个板块,以时下最流行的“情感小短剧”方式来凸显海伦司的社交属性。去年12月,“海伦司可乐桶”挑战刷屏抖音,累计播放量超过了10亿次,海伦司借此获得大量曝光。

截至目前,海伦司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lunzx.com/hlxw/31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