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安全教育
近期,全国各地气温迅速回升,汛期即将来临,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云南、海南等地先后有多名学生溺亡,令人痛心。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特发布年第1号预警,提醒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强化防溺水工作,确保学生生命安全。为做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同学们按照学校的要求在家里学习和生活。但随着气温的回升,要严防孩子外出戏水,疫情当前,除了防疫,防溺水安全教育也刻不容缓!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们务必履行监护人职责,把孩子的安全教育放到首位,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时刻绷紧安全弦,坚决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
有关防溺水安全知识一定要牢记:
01
什么是溺水?
溺水是指大量水液被吸入肺内,引起人体缺氧窒息的危急病症。多发生在夏季的游泳场所、海边、江河、湖泊、池塘等处。溺水者面色青紫肿胀,眼球结膜充血,口鼻内充满泡沫、泥沙等杂物。部分溺水者可因大量喝水入胃,出现上腹部膨胀。多数溺水者四肢发凉,意识丧失,重者心跳、呼吸停止。
02
预防溺水的注意事项
六不准
01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02
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
03
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04
不到无安全设施的水域游泳
05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06
遇他人溺水时不盲目下水施救
04
互救有技巧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05
急救有讲究
1.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2.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3.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
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4.尽快送医:经现场初步抢救,若溺水者呼吸心跳已经逐渐恢复正常,应尽快联系急救中心,医院。
06
急救防误区
溺水儿童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分钟,如果超过4分钟,人的大脑就会因为长期缺氧而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而“倒挂控水法”,不仅会耽误黄金抢救时间,更会导致胃内容物排出,反而增加了误吸风险,有害无益。
正确救护方法:将溺水者抬出水面后,使其头朝下,以最快速度清除其口、鼻腔的水、泥及污物,再用手掌迅速连续击打其肩后背部,让其呼吸道畅通,并将其舌头拉出确保舌头不会向后堵住呼吸通道。
07
家长监护“四知道”
预防溺水,刻不容缓!
常在水边走,安全记心头。预防溺水,从我做起。希望家长切实履行好孩子居家的监护和教育职责,同学们牢记“安全”二字于心。让我们共同筑牢安全防线,提高安全意识,宣传安全知识,保障生命安全。素材:王福迪李娜
编辑:李大伟
审核:党支部书记、校长朱博
(声明:部分视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