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海伦新闻
海伦特产
海伦美景
海伦医院
海伦房产
海伦生活

年的宁海历史,你知道多少收藏吧

白淀疯 http://pf.39.net/xwdt/151016/4710655.html
宁海团购

分享优惠信息,让每一个宁海人都能享受到更实惠的团购商品、美食及服务。(猛戳顶部日期后面的蓝色小字试试)

  以下资料整理自百度贴吧、东方热线、宁海在线等论坛,仅供参考交流,如有错误,还请指正。   宁海前传

  宁海位于东海之滨,很早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建国后,在凤潭与辛岭等地发现了一些五六千年前的磨制石器,表明此时宁海古人类已经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最初宁海的古人类生活在山区与丘陵地带,后来慢慢移居到平原与沿海地区。   春秋(前-前)   宁海地属越国   战国(前-前)   越国,楚国战国后期,楚灭越,宁海地属于楚国。   秦(前-前)   北部为鄞县地,南部属闽中郡。   西汉(前-)   北部为鄞县地,南部属回浦县地。   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   置回浦县。   建武25-55

  改回浦为章安。南部属章安,北部为鄞县地,属扬州会稽郡管辖。

  三国   吴孙亮太平二年(年)   分会稽郡的东部置临海郡,管辖章安、临海、宁海、永宁、罗阳、松阳县六县。   公元年,北方曹魏政权灭亡蜀汉政权,公元年,司马炎称帝,曹魏政权灭亡,西晋政权建立。公元年,西晋分五路进攻东吴。   宁海正式设县   西晋   太康元年(公元年)   东吴灭亡,西晋统一中国。同一年,西晋将领王浚率兵沿浙东沿海南下巡视各地,一路之上见大海波涛汹涌,到了章安县境内时,海上突然风平浪静。于是王浚奏请朝廷在章安县内划出一块地方,新设一县。取名“宁海”寓义“海疆安宁”。这大概就是宁海名字的由来,在这之前,并没有宁海这一地名称谓。   始建宁海县,县治设白峤。(据说这个“白峤”并不是今天白峤岭下的白峤村,而是在今天桃源街道冠庄一带。在那个时代宁海人口十分稀少,于是从其他地方迁来一千户人家到白峤落户。就算这样,一千八百年前的宁海县城白峤估计也不会超过一万人,县城十分简陋,没有城墙,没有护城河。就跟现在山区一些贫困村差不多。而宁海县城关在当时,叫广度里。人口更少,也更落后。)

  南朝   梁天监元年()   在今城关镇城中巷建寺,名赤山、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年)改称妙相寺,为宁海最大寺院。   梁太清三年(公元年)   梁朝的将军田什保护邵纶王萧纶逃难到了宁海。他跟他那些一起保护皇子到宁海的部下隐居在广度里,就是现在的宁海县城。叛乱平息后,萧纶得以还都。因感田什忠义,奏请朝廷,封田什为靖边侯,镇守临海郡,设总部于当时宁海的贫困村广度里。   梁朝灭亡,陈朝建立。(据说田什多次拒召入京做官,自此不问国事,合家隐居广度里,为我县田氏之先祖。田什将军据说在宁海干了不少好事,比如带着他的那帮子手下消灭了附近山上的强盗,还在跃龙山脚挖了一个湖,后世为纪念他,取名为“将军湖”。就是现在跃龙山入口处可以划船的那个湖。正是因为田什将军使得当时的贫困村广度里一下子变得人丁兴旺起来。田什将军死后也被尊为宁海的城隍,在今天宁海县城桃源北路建了城隍庙以祭祀他。)   隋   开皇九年()   撤宁海县并入临海县。   隋朝灭亡陈朝,统一中国。同一年,隋朝撤宁海县并入临海县。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宁海被地方割据势力李子通占据。   大业元年()   撤州置郡,邑地属永嘉郡。   唐   武德三年()   邑地为李子通所并。   武德四年()   杜伏威擒李子通归唐,邑地人唐版图。   于临海县设海州。复置宁海县,县治设海游(今属三门县),属海州。   武德七年()   撤宁海县并入章安县。   武则天永昌元年()   复置宁海县,治设广度里(即今城关镇),筑县城,周围步。   建城隍庙,址在今桃源南路。   神龙二年()   以县东地域辽阔,析归新建之象山县。   景龙二年()   七月初一,地震。   开元间(~)   建圣庙于东冠山,祀孔子。   天宝三年()   僧鉴真第四次东渡日本,途经宁海,宿白水庵(后改寿宁寺,址在今水车港头村)。   宝应二年()   夏,袁晁起义军为唐将李光粥所败、晁弟袁瑛率人退守紫溪洞(在今紫溪乡),被唐兵包围,全部牺牲。   咸通元年()   春,剡西裘哺率义军攻占宁海县,杀县令陈仲通、四月,义军在县南被唐将王式击败。六月,裘部越王爱山入剡。   五代十国   吴越国时(—)   县令陈长官上书极谏减赋,被逮下狱死。   后周显德三年()   县令祖孝杰,发民丁6万于城北开河。后人感其恩,称此河为祖公河。

  北宋   太平兴国三年()   吴越王缪纳士于宋,宁海入北宋版图。   至和元年()   大水入城,不没者仅数尺。   大观三年()   建长亭盐场。   政和二年(lllZ)   县城大水,淹死多人。   政和五年()   民间有早禾,一稃二米,计米3石进献于朝。   南宋   绍兴七年()   县令钱浚徙学宫于县治西南步(今县府招待所址),辟射圃,置讲堂。   隆兴元年()   县令薛抗于县署东广度坊(今大米巷)凿井,以便民汲、民感其德,称薛公井。   乾道二年()   九月初六,地震。   淳熙五年()   八月,铁场港有大鱼长10余丈,皮黑如牛,搁涂中,历2日而死。   淳熙九年()   七月,浙东常平使朱熹巡历台州,以宁海人户流移千有余口,而知县王辟纲恬然不恤,亦无申报,遂奏其不职状,王被罢。   庆元元年()   六月,大风雨,淹没田庐无数,死者蔽川。   开禧二年(1)   七月,大风雨,漂屋溺民。   嘉定六年()   西溪以嫩竹制纸,曰“黄公”,又称“瑞青”,色白,久藏不蛀。   嘉定八年()   春旱,至秋八月方雨,庄稼无获。   嘉定十五年(1)   是年,全县主客共户,口。   宝裕四年()   县人胡三省、舒岳祥、郑瑶、王刚中登文天祥榜进士。   咸淳三年(l)   县人叶梦鼎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后不满贾似道专权,弃职归里。   咸淳四年()   石孔村进士冯唐英。见海边岩石牡蛎丛生,遂教民聚石养殖。   景炎元年()   一月,台州知府杨必大降元,宁海人元版图。   元   至元二十三年()   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成编。   至元二十六年()   二月,松坛(今黄坛)杨镇龙反元起义、义军连克宁海、象山,回师经天台入东阳,聚众12万,建立“大兴国”、旋败。   大德七年()   五月,风水大作,死者多人。   大德十一年()   旱,岁大歉,民相枕藉死。   至大元年()   春,大疫,死者众。   至正初(~)   倭寇人侵宁海,水车陈性中与子师道率民抗倭,尽歼人寇者。   至正二年()   凫溪洪水泛滥,冲开石门,注铁江入海,淹毙7O余口。   至正四年()   秋,海啸,海水涌上陆地二三十里。   至正九年()   六月,地震有感。   至正十六年()   方国珍率义军攻占宁海。   明   洪武三年()   设长亭、越溪、铁场、曼岙、窦岙巡检司。   洪武六年()   靖海侯吴祯收方国珍旧部为军,无赖诬引平民,台、温、明3府骚然。宁海知县王士宏日:“诬良民为兵不可,吾宁获死罪,当为民请命。”即上书,诏罢之,民赖以安。   洪武九年()   县人叶伯巨上万言书,谓当令之事太过者三:“分封太奢,用刑太繁,求治太急。”书上,触朱元璋怒,叶被逮下狱死。   十月,县人方克勤死于“空印案”。   县南水车人郑士利为“空印案”连累者上书抗辩,日:“杀我而生数百人,我何所恨!书上,郑被谪戍江浦。   洪武十四年()   是年,全县计户,口。   洪武二十年()   倭寇连年侵扰沿海,汤和奏建住跳所城(今属三门县),置千户所。   同年,以南田岛(今属象山县)倭氛下靖被列为“封禁之徽,遣民入内,宁海迁入者众。   洪武二十一年()   桑洲卢原质一甲三名(探花)及第,后因方孝孺案被杀。   建文元年()   二月,倭寇入境侵扰,被指挥陶铎击败。此后,倭患频繁。   建文四年()   方孝孺被燕王朱棣磔于南京,井株连十族,死人。横尸县城者,县人马子同捡投于井,后人称此井为义井(原址小米巷口,今废)。   正统十一年()   县尉雷震倡筑白峤塘(在今城郊乡)。   成化十二年(1)   于城内建养济院。   弘治十六年()   寇入水阁凌,劫掠县库。   弘治间(—)   宁海每年进贡生猪37头,鹅只。   正德二年()   知县戴显修正德《宁海县志》,今佚。   正德三年()   岁大旱、又地震持续2日。   正德十六年()   民间谣传采童男童女,一时嫁娶殆尽。   嘉靖十五年()   建方孝孺词于跃龙山、万历三年()移西门。   嘉靖三十一年()   十月,知县林大梁倡筑县城,凡一年零五月而成。今城址改建环城公路。   是年,倭寇接连人侵薛墓(今雪坡)、柘浦(今茶院)、西店、东岙等地,所过尽遭劫掠。   嘉靖三十二年()   七月,倭寇围县城,历7日而退。   嘉靖三十五年()   四月,倭寇从奉化人宁海,攻县城,所过被焚掠一空。官兵与之交战,临海两头门范把总战死。   嘉靖三十七年()   四月,倭寇由象山东溪人县境劫掠。   嘉靖三十八年()   三月,倭寇千余攻象山,海道副使谭纶督兵败寇。后,倭寇窜至宁海,谭纶会戚继光追击,斩首70余。   嘉靖四十年()   倭寇侵县南境,并占据桃诸、圻头(今分属临海、三门县),戚继光发兵。追剿,寇闻讯逃遁。此后,县境无复有倭患。   隆庆二年()   大风雨,毁田地民房无数。   万历十年()   于跃龙山建文峰塔。   万历十三年()   明神宗朱翊钧沼释由方学孺案而谪戍者后裔余人。   万历十六年()   龙卷风袭县境。   万历十七年(1)   大旱,疫病流行。   万历十八年()   知县曹学程修万历《宁海县志》,今佚。   万历十九年()   七月,大水,城崩余丈。   万历二十二年()   知县王演畴筹资于城东建缑城书院。   万历三十一年()   知县颜欲章以北门濠水直泻,不利于邑,改抱城东,并布桥以通往来。县人遂命此河为颜公河、此河早湮塞,今以古淮河称颜公河。   万历三十四年()   奉旨建木质正学坊,额题“方正学先生故里”,址在今中大街。已毁。   万历四十一年()   三月晦,徐霞客由县城出西门,宿梁皇山。次日,越松门岭入天台山、崇祯五年()复过宁海。   崇祯四年()   憎慧文、真亮筹资重建福兴寺(今福泉寺,始建于宋开宝年间)。   崇祯五年()   知县宋奎光修崇祯《宁海县志》,凡12卷,为现存最早之县志。   崇祯八年()   十一月甘六日,地震,屋皆动。   崇祯九年()   十—月初九,地震。岁大旱,民饥死者众。   清   顺治三年()   宁海入清版图。   顺治五年()   五月,马岙俞抒素率抗清义军攻县城,不克、该军头裹白布,号称“白头翁”。   顺治十二年()   岁大歉,石谷值本色银2两5钱。   顺治十三年()   二月,海寇阮六乘夜人城劫掠、六月,再次入城,被官兵击退。   顺治十四年()   八月,郑成功挥义师北上,部将甘辉攻破县城,击毙清将阿克襄、旋撤。   顺治十六年()   八月,南明将领张煌言辗转至长亭,招募义军,干山头筑塘捍潮,且耕且屯、次年,移驻临门(今象山南田)。   顺治十八年()   郑成功进驻台湾、清廷为绝其联系,撤沿海30里居民入内而空其地,县内沿海民众流离失所。   康熙元年()   大旱、八月初又遭风水之灾。   康熙四年(l)   七月,大风雨。翌年,旱、蝗灾、两年赋减什一。   康熙七年()   六月十七日,地震。   康熙十三年()   知县崔秉镜修康熙《宁海县志》,凡12卷,今存。   康熙十四年()   海船数百艘,突犯缸窑(在今令紫溪乡),登陆结寨历两旬而去、次年六月、十一月复至,守城参将林葵百计图防。   康熙二十年()   八月,海盗入侵长亭,千总阮玉率兵反击,马蹶被害。   康熙二十二年()   台湾郑充达爽降清,原内迁之民准还沿海居住,许民出海捕鱼。   去冬至是年春,阴雨连绵,麦无收、清廷赈宁海银两。   雍正六年()   县区划由52都改设为93庄。   乾隆十七年()   在跃龙山建方正学先生读书处、后废。民国10年()重建。   乾隆二十一年()   长亭盐场大使卢储,因古洞(今古渡)民盛灶(盐灶)衰,令筑塘犁耕。此塘为卢公塘。   嘉庆十四年()   五月壬申夜,雨豆,大如柏子,色黑。   嘉庆十七年()   岁大熟.民邬鸿达家有稻一茎三穗,乡人咸称“吉兆”。   嘉庆二十三年()   知县邓廷彩筹资于北门建蒲湖试院。   嘉庆二十四年()   于城西建文昌书院。   嘉庆二十五年()   七月,淫雨,溪水暴涨,冲毁民房。   道光九年()   春,县人龚文峰自建梦园,址在今城东八角楼巷。已废。   道光十一年()   饥荒,民掘崇寺山白泥充饥。   鸦片战争至清末   道光二十六年()   岁大饥,民采薇蕨、掘白泥为食。   咸丰元年()   九月。广东海匪布兴有掠力洋,并集船只于五屿门,欲进劫大湖,知有备而退。   咸丰二年()   十—月初六,地震、次年三月辛亥,又震。   咸丰五年()   六月,有兴有掠童家墙,焚加爵科(均在今令薛岙乡)等村,历7日而遁。   咸丰八年()   五月。营星现西北方,凡6日而没。   九月初七申时,县东出现海市蜃楼,有船行空,自北往南,旗揖毕具。   九月初八,临海王贤河、林大广(觉)率义军攻人宁海城,杀知县邹全节、十四日始退。   咸丰九年()   冬,土匪数百人越新岭至草坛头劫掠,官兵反击,匪遁。   咸丰十一年()   十一月初八,太平军将领潘飞熊率义军由天台人县境,攻占县城。设局崇教寺。次年四月,弃城退往宁波。   是年、县人钱翼衢纂咸丰《宁海县志稿》,今佚。   同治二年()   在亮溪开设总厘卡,并在栅墟岭、黄墩设分卡、对过往客商征税。   同治三年()   十月,雨豆,色黄。翌年正月丁未夜,雨豆,色青.二月又雨五色豆,村童拾之盈掬。   同治五年()   四月十八日,三日并升,中日圆,左右两日稍扁。   同治六年()   四月,基督教在西店首建教堂。   十一月壬戌,地震,屋中悬物皆坠。   同治七年()   知县孙熹改法安寺为文正书院(在今古渡)。   同治九年()   天主教于凤潭首建教堂。   同治十年()   六月,下雹成灾。   同治十一年()   知县王耀斌等以寺庙淫滥,遂改置丹邱寺为亭山书院(今属三门县),梁皇寺为拱台书院(在今前童乡),广修寺为庄士讲舍(在今黄坛多),明智寺为逊志书院(在今凤潭乡)。   光绪七年()   七月初一夜,临海王金满率义军袭击西店厘局。   同月十八、十九两日,风水大作,毁塘倒屋甚多。十一月,台州府派员来灾区设粥厂,济灾民。   光绪十三年()   十月初十夜,星乱度,纵横冲击,逾刻乃定。   海寇由杨梅搀(在今长街镇)入山洋(在今胡陈乡),劫掠而去。又,海寇入大湖,守备周得喜出击,寇逃遁。   光绪十五年()   改建深圳桥,为县内最大之石拱桥。   光绪十八年()   知县王瑞成修光绪《宁海县志》,凡24卷,现存。   是年,全县共户,口。   光绪二十三年()   于城东建天主教总堂。   意大利人强勃隆租城内柴姓屋(在今柴家巷)开店,经销染料、西药、玻璃。光绪二十六年,由柴姓收回开设柴万成布庄。   光绪二十五年()   年初,意大利军舰游弋象山港狮子口。二月,意大利驻华公使马丁诺向清政府要求租借三门湾及沿海领土,被拒绝。   光绪二十七()   黄方法、黄和銮于城东创办私立柏屏小学堂,为宁海最早之近代小学。   光绪二十八年()   三月,县人程干青、祁文豹、章亮元,以南洋官费留学日本,为宁海最早之留学生。   光绪二十九年()   八月十三日,王锡桐举行武装反洋教起义,率义民万人入城,焚天主教堂杀神甫朱国光。后为清政府与法军联合所镇压。   是年,裁驿归邮,城内首设邮寄代办所。   光绪三十年()   四月,清政府与天主教订立《宁海教案议约》赔款银10万两.   是年,文昌书院改为官立高等小学堂,开官办新学先端.钱趋园于城内翰香钱宅设立务本女学堂,首创女学。   光绪三十二年()   宁海电报局成立,设于县城关岳庙。   宁海县商会成立,设于城内东岳宫。   宣统元年()   夏,同盟会领导人陈其美,寓居城东王灿英家以避清廷搜捕.王与弟、长侄同时留学日本,均同盟会员。   十月十四日,县人蔡裔麟出席浙江省咨议局成立大会,并被选为常驻议员。   是年,县始设警察所。   宣统二年()   全县划分为15乡镇。   宣统三年()   三月底,奉化栖凤村与宁海樟树村渔民为争夺捕捞水域,于定海衢山发生大规模械斗。后,陈其美约集两县士绅调解,事态平息。   十月,浙江革命军政府派华巨熔等6人从杭州至宁海,扣押知县,清算量款,接管县署。清朝统治宁海至此结束。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   1月,前童童建侯任县知事。   同月,聚成当铺开业,址在水角凌。   是年,县临时参议会成立。   民国2年()   县城大街失火,从市门头烧至牌坊脚,两侧街屋被焚。   民国3年()   10月,承清制,置宁海县田赋征收总柜,东、南、西、北乡各设分柜。   是年,省置道,宁海属会稽道。   民国4年()   10月,县国民议会成立。   是年,黄墩丁建芳捐资重印光绪《宁海县志》部。   民国5年()   8月,孙中山偕胡汉民等人视察象山港、三门湾,称三门湾为实业之要港。   民国6年()   三北轮埠公司慈北轮,首航宁波至薛岙线,定期2日一班,宁海始有班轮往来。   民国7年()   1月13日未时,地震,悬物摇晃。   民国8年()   因灾全县减免地丁银.49两,抵补金米.67石。   民国9年()   7月15日,大风暴雨,毁塘倒屋,死64人。   是年,城内紫金楼开业,为县内最早之银楼。   民国10年()   6月,《浙江公报》公布全省学校成绩审查会报告书,宁海县立正学高等小学名列甲等。   民国11年()   五遭风雨,田禾杂粮摧残殆尽。   全县开始实行新学制,定小学初级4年,高级2年。   民国12年()   2月,一股土匪从新昌窜入县境,焚毁深圳民房30余间,一都王(今西店镇王家)民房余间。   民国13年()   县知事李珠及县公署几个要员为国民党员,宁海始有国民党活动。   民国14年()   11月,宁海、象山、南田3县联合成立“宁象南警备司令部”。   民国15年()   4月,一架丹麦飞机因油料不足,在今青珠乡茅洋塘降落。后经汽艇送来油料,飞回上海。   9月,宁海创办中学,称正学高等小学中学部、民国17年,单独立校,省教育厅发给宁海县立初级中学”钤。   同月,建立中国共产党宁海中学支部,为宁海最早的共产党组织。   10月,范金镳等发动各界举行反帝爱国演讲游行,声讨帝国主义制造万县惨案”的罪行。   民国16年()   1月9日,浙军余宪文师与军阀孙传芳部周荫人旅在相见岭激战。   2月,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台州特派员汪维恒(共产党员),来宁海组建国民党宁海县党部。   同月,县总工会成立。   3月8日,各界妇女集会首次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并成立县妇女协会、大革命失败后停止活动。   4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右派纠集余人,包围宁海中学和县党部。共产党员蒋益谦、李平被捕(押送途中脱险),范金镳、王育和被迫出走。   6月,国民党省党部派黄飞雄等为清党委员,来宁海“清党”。   7月,中共宁海临时县委成立。   是年,邑人王舜卿等筹资建薛岙码头。   民国17年()   3月15日,中共宁海临时县委召开扩大会议,改临时县委为县委员会。   5月24日,成立亭旁区革命委员会与红军总指挥部,发动亭旁起义,26日,起义军占领亭旁,宣告亭旁区苏维埃成立.27日,遭国民党省防军和临海、宁海驻军围攻,起义失败。   9月,风雨成灾,冲毁陡门塘堤,倒屋间,死人。民采野菜、草根充饥。   民国18年()   4月,宁海县救济院成立。   9月,召开国民党宁海县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国民党宁海县区党部执行委员会。   10月,宁海县法院成立。   是年,省电话局宁海支局成立。   是年为宁海历史罕见的大灾年。春节,鸣雷飞雪,积雪尺余。4月起50余天不雨。6月,螟虫为害。9月底,暴雨。10月7日,倾盆大雨持续5昼夜,毁田10余万亩,倒屋10余万间,人畜伤亡无数,民食草根树皮,自尽、逃荒者不计其数。11月5日,旅沪台(州)属同乡在上海成立急赈会,募集资金、购资,支援宁海等灾区,计值6万余元。   民国19年()   6月22日,亭旁起义领导人包定,在杭州松木场就义。   是年,民间创办县人力车公司,有人力车21辆、修建县城至桥头胡之手车路。民国21年延伸至薛岙码头。   中国佛教会宁海分会成立。   民国20年(1)   1月17日,柔石在上海被捕。2月7日,被国民党杀害于龙华。   7月,宁海县农会成立。   10月,宁海县民众教育馆于孔庙成立。   同月,县抗日救国会成立。   是年,成丰米厂在县城桃源桥开业,为宁海最早之碾米厂。   民国21年()   4月3日,股匪窜入盘溪乡五松坑村(在今凤潭乡),焚屋数十间。   6月,宁海县保卫团成立。至民国24年7月,改编为保安中队。   同月,县长唐天森包庇种植罂粟被撤职。   8月15日,股匪余人从新昌窜入下河(在今凤潭乡),焚屋4O0间,杀男女8人。   秋,县城举行县首届教育系统运动会。   民国22年()   5月1日。《宁海民报》创刊,由国民党县党部主办。至民国38年1月停刊。   5月,宁海县妇女会成立。   9月,县内首家信用社——正学信用社,在县城西门成立。   10月,宁海县城经象山县丹城至石浦的电话线路建成。   民国23年()   5月2日,国民党宁海县区党部成立新生活运动促进会筹备会,开展“新生活运动”。   6月3日,县各界在城隍庙举行“六三”禁烟纪念大会。   是月,上海天一保险公司在城关柴万成布庄设代理处,为宁海保险业之始。   7月15日,县抵制日货监察委员会,于孔庙举行不买卖日货。宣誓集会,并将违者2人游街示众   9月9日,盐贩聚众千余人,哄抢宁海黄墩宁益轻税官盐栈存盐余担。   民国24年()   1月6日,奉海公路建成通车,宁海始有公路。   3月12日,民众千余人在孔庙举行造林运动大会。会后在南校场等地植树。   4月,省民教馆举办特产展览会,宁海送展的有树根雕、中元纸及海产品望潮干、绿苔等。李云波树根雕“铁拐李”获特等奖。后,在县城大米巷陈公词举办根雕人物展览,展出作品68件。   同月12日下午,县城市门头两侧21家商号遭火灾。   7月,因去岁歉收,县政府拨谷石,举办平粜,每百米价银元3元9角。   10月1日,省设行政督察区,宁海属第七区。   同月23日,蒋介石视察宁海中学。   是月,日本汉学家富田健助来宁海考察方学孺遗迹。   11月8日,奉省财政厅令,一切收付均用法币,不得使用银元,限12月底前将银元兑为法币。   是年,实行保甲制。全县乡镇合并为81乡镇,共编保,甲   民国25年()   1月,浙江省银行宁海办事处成立,址在县城山隍堂。   2月4日,前县知事孙乃秦因通匪罪被处决于南校场。   10月19日,省第六学区教育电影巡回放映队来县,于花楼庙放映无声科教卡通片,为宁海首次放映电影。   12月27日凌晨一时许,县看守所囚犯越狱,县长率警察弹压,打死16人,抓回12人。   民国26年()   3月,省建筑厅土壤研究所派员来宁海三门湾调查,认为三门湾最宜围垦和发展渔业生产。   4月16日,永明电厂在县城春浪桥开业,宁海始有电灯。   9月,县城东至长亭,南经东岙、海游王健跳的区乡电话线路建成。   10月28日,日军乘小汽艇在团屿(今属岳井乡)抢劫渔船、31日,日军乘10余艘小汽艇在大罗湾登陆,县壮丁模范队开枪堵截,相持一小时后,敌退入海,模范队阵亡2人。   民国27年()   3月,县长李涵夫在奉海公路大路附近地段,因车祸死亡。   同月,中共宁海城区党组织于东大街创办抗建书店、次年初,被国民党当局查封。   4月,中共浙东临时特别支部派竺良模来宁海建立临时县委。   5月,缑城布厂开业,有工人40名,为当时县内最大工厂。   7月,上海侨光中学宁海分校成立,分设海游广润寺和大蔡文昌阁。   是年,宁海县税务分处成立,隶省第六区税务处。   浙江省电话局无线电总台宁海分台成立,址在杏树脚。   民国28年()   9月,宁海中学附设简易师范科,宁海始有师范教育。   秋,三民主义青年团宁海小组成立。   10月,中共台属特委决定成立宁海县工作委员会。   12月,县政府成立战时政治工作队;设在孔庙、共产党员在政工队中建立党支部。   是年,县行政区划调整为缑城、海游、长亭3镇和51乡。   民国29年()   2月,中共宁海临时县委和宁海县工委合并,成立中共宁海县委。   6月,县长白深樗因包庇粮食走私被撤职。   7月,省政府决定成立三门县。将宁海县海游等17个乡(镇)划归三门县管辖。   10月9日,日机3架窜人县城上空,投弹6枚,兼用机枪扫射,共毁商店40余家,民房IOO余间,死   30人,伤20余人。   是年,水旱交灾,减收过半。   民国30年()   3月,县卫生院在孔家庵成立,医院。   同月,于小北门外成立县农林场,为宁海最早之农业技术改良、推广机构。   4月7—30日,日机11次轰炸城区、凫溪等地,投弹60枚,居民死10人,伤15人,毁损房屋余间。   同月24日晚,日军多人在毛屿登陆,向茶院开炮。26日,日军劫掠后退回海上。   是月,日军侵扰频繁,县党政机关西移,城区部分居民疏散。   6月,宁海、天台、三门3县联合围剿边境股匪戴小奶,毙戴及匪徒25人。   7月27日,日军28人在岳井登陆、次日,复有80余人登陆,向长街进犯,乡镇自卫队据山前岭抵抗,敌退回岳井。   8月28日,县成立“一元献机”劝募委员会。至12月底,募款5万元。   同月30日,日舰2艘侵入峡山洋面,日、伪军50多人欲在峡山登陆,被乡镇自卫队击退。   9月19日,日军余人从奉化入侵西店,焚毁警察所与汽车站,劫掠后退出。   民国31年()   5月15日,踞鄞、奉日军窜入大蔡、长泽、深圳、龙宫、马岙等地,烧杀奸掠后去新昌。   6月12日,踞岳井日、伪军侵人长亭,焚长亭王氏宗词、警察所及民房数十间,又洗劫大湖、当地自卫队毙敌2人,伤敌3人。军民死4人,伤2人,被俘17人。   同月,发行同盟胜利公债,派额万元。至次年6月,共完成万元。   秋,召开国民党宁海县第二次代表大会。   7月22日晚。风雨交加,冲毁桥梁、塘堤多处。   8月,米价暴涨,城内施行计口售粮。   同月,城区市门头、鸡行一带发生真性霍乱,死45人。   9月,宁海中学增设高中部,县内始有完全中学。   至年底,由甬、奉等沦陷区迁至宁海的机关单位有: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宁波警察总队,浙保第六大队,定象保安总队,以及鄞县、镇海、慈溪、奉化、定海等县政府机关。   民国32年()   1月4日,匪二三百人窜入大里、深圳,焚三省乡公所、中心校和王氏、胡氏宗词及民宅50余户,杀村民8人,绑架50余人   2月5日,县首次集会庆祝农民节。   4月1日,县乡村电话管理所成立。   7月16日,县银行在市门头开业。   8月6日,踞奉化日、伪军多人分两路向栅墟岭进犯,守军阻击3小时不支而退、敌窜人面店、团垸,王家等村,大肆劫掠后退走。   民国33年()   3月,重新成立中共宁海县工作委员会。   9月,县参议会成立。   秋,于古渡创办县立文正初级农业学校。   是年,旱、虫兼害,轻者只收四五成,重者不及一二成,仅水车乡饿死12人,自尽4人。   民国34年()   2月5日,大雪,气温降至-10℃。   同月12~18日,纪念戏剧节县城举办戏剧周。   4月。一架日机坠落东仓与象山交界之天燮山顶,机上3人全部毙命。   同月,西店冯行本、高永久等9人的运输船在上海被日军强迫载运汽油去福州,至狮子口,冯等奋起反抗,杀死日军3人,打落海1人,活捉1人。   6月7日,有日舰在大国祥被盟军飞机炸沉,日军落水、宁海砂骑乡渔民薛维照等适过该处,持楫追占,缴获军用地图等多件、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饬令嘉奖。   同月29日,以“脱逃”罪将囚禁在草湖监狱的罪犯17人枪决于斑竹园。   同日,日、伪军占领宁海县城,不日在城内成立伪维治会。   7月8日,踞岳井日、伪军全部退往象山。   同月19日,日军余人由县城进犯县政府临时驻地茶院,劫掠后于21日返县。25日晨,日军60余人出南门。进人竹林抢劫,下午回城。   8月3日晚,日、伪军余窜入人岔路.次日上午进犯桑洲、下洋周,郭履洲部与之激战,敌搬回县城。   同月14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16日,县城日、伪军全部撤走,日军踞城共49天。   11月,县合作社联合社成立。   是年,全县豁免田赋1年。   民国35年()   夏,旱灾严重,东乡尤甚。全县受灾面积20余万亩、县推行“节食一日救灾”运动,共筹款18.73万元。   8月,国民党县党部成立”戡乱建国委员会”,以“征剿”共产党及其军队。   秋,县政府推行“二五”减租,未果。   11月。筹建抗日阵亡将士墓碑:忠义救国军阵亡官兵墓碑建于跃龙山。   县自卫队阵亡将士墓碑建于崇寺山,宁波警察总队阵亡将士墓碑建于冠庄大中山。   12月11日,县政府奉令颁赠石应乡丁云轩“惠贻童幼”匾额,嘉奖她多年来以全部家产创办育婴所,收养孤儿、难童。   同月23日,省主席沈鸿烈视察宁海。   是月,三青团宁海县分团成立、次年秋并入国民党。   是年,没收汉奸施万源、胡常英等7人田地财产。   民国36年()   1月底,中共浙东工委在西乡白岭根村召开干部会议(即梅花村会议),分析台属地区斗争形势,部署在台属地区开展武装斗争。   5月16日,宁海师范学生罢课集会,进行反饥饿、及内战、反迫害斗争。   是月,大黄鱼汛旺发,渔船数千艘云集三门湾一带,盛况为数十年来所未有。   夏,县国民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   7月25日,县参议会召开第二届第一次会议,决议废除田赋受册员制(庄胥)会议期间为竞选议长而发生械斗。   秋,李士珍、郭履洲来县竞选“国大”代表,李士珍当选。   9月,全县行政区划井为22乡镇。   10月,邵明、周象银率南田起义部队至宁海,旋改编为人民解放军浙东游击纵队第4支队第1大队,称“铁流”部队。   是年,调查户口,全县为48户,226人。   民国37年()   2月,中共铁流部队收缴了桑洲警察所、塔林乡公所和前童地主家的枪-支。   同月,由郭学序发动旅如同乡募资建造的西店至长洋段公路竣工。   5月,中共宁海县工委被国民党破坏,书记童衍孝、委员童连昌被捕。   6月,成立中共宁(海)新(昌)工委。   7月,宁海县自卫队余人至山洋“围剿”铁流部队,在白溪冠山岭脚遭伏击,退回县城。   8月,发行金圆券,每元兑法币万元。   同月,中共浙东临委决定开辟山洋为游击根据地,建立宁海地方武装——“洪流”部队   9月,由郭履洲、郭学序创办的私立正学初级中学(今长洋中学)开学,招初一新生2班.   10月初,中共浙东临委决定,台属工委分为台东工委和台西工委。宁新工委属台东工委,并成立第七办事处。   同月12日,中共游击部队在前童召开解放济南祝捷大会,并没收地主童协浙、葛守贤家财产分给贫民。翌日,在古蛐岭伏击县自卫队,毙敌11名,俘21名,缴枪26支。   11月22日,象(山)宁(海)人民抗暴游击队在伍山道土岩成立。   冬,任小青在长街一带组织武装,自称“浙东人民解放军滨海第一支队”,自任支队长。后,加入匪胡常英“宁象台边区剿抚司令部。   年底,山洋游击根据地建成,台属工委在此相继建立交通联络站,开办被服厂、医院、修械所和燎原训练班。   民国38年()   1月8日,省政府决定将新昌“飞地”(今属双峰乡)划归宁海,但未具体交接。至解放初,人民政府重行决定,办妥交接事宜。   同月14日,中共浙东游击纵队三支队余人,从新昌抵深圳,俘深圳警察所所长以下20人,缴获全部枪-支.并打开官仓分粮济贫,群众夹道欢迎。   2月10日夜,县自卫队一个中队至七市抢粮,被中共洪流部队包围,俘中队长及全部士兵30余人。   同月11日,中共东区武装——“鲁迅”部队成立6接着,该部摧毁拓浦、儒雅2个乡公所。   4月19日,中共宁新工委于山洋召开西南区农代会。   同月24日,中共浙东游击队第4支队派往任小青部策反的中共党员盛式凡、陈照华,在长街乌沙岭被任部杀害。   4月25日,蒋介石及随从多人,从奉化溪口至西店团还下海,乘“太康”号军舰至上海,后逃往台湾。   是月,国民党87军(又称“长江部队”)3个团败退宁海,驻县城及东、北乡一带。   6月1日,小学教师郑学文及来城卖笋之山民俞其来等8人,被长江部队活埋于东冠山。   同月5日,南下干部20人同地方干部会师于西乡渡头村、中共浙江六地委决定成立中共宁海县委、同时,改第七办事处为宁海县人民政府。   7月5日傍晚,副县长李笑海在上金前溪黄沙潭游泳,不幸淹死。   同日晚10时,中国人民解放军21军61师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击溃驻县城敌军,宁海宣告解放。   7月6日,中共宁海县委、县人民政府进驻县城,接管国民党各党政机关。   同日,解放军乘胜追击,在铜岭岗击垮国民党87军团和交警总队,残敌向象山溃逃。   7月21日,匪首娄大赖、娄小懒率徒窜人榧坑村,烧民房88间,掳耕牛20余头,1村民被烧死。   同日,4名解放军战士在孝孺乡(令大佳何乡)高湖岛遭匪伏击,全部牺牲。   是月,开始使用人民币。   9月13日,省人民政府制发《年浙江省农业税暂行办法》,全县征稻谷吨。   同月27日,县人民政府发出严禁烟毒赌博布告。

  整理自网络,如有错误,还请指证

如何订阅我们:

1、(←长按蓝字复制)

2、点右上角查→查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lunzx.com/hlmj/285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