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一周开始啦
小伙伴们准备好这周的学习和工作了吗?
小墨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这周全国气温都会升高哟
春装什么的可以准备一波了
爱漂亮的你
t台已经为你准备好!
1、中东部地区继续回暖14日起将有冷空气造访
昨日,黄河以南的大部地区最高气温突破20℃,春意凸显。预计今天,回暖的态势还将维持,但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扩散条件较差。另外14日起,将有冷空气影响北方,南方地区降雨会有所增多。
今晨,中东部地区升温明显,东北地区经历了昨日的降温后,今天气温也开始普遍回升,气温涨幅超过10℃。预计今天,我国大部地区仍维持降水稀少,天气晴好或多云的状态,多地最高气温继续保持在20℃以上,但北方早晚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公众仍需注意保暖。
北方升温的脚步将在14日被终止,预计,14-16日,受冷空气影响,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大部地区将先后出现4~6℃降温,华北、东北、黄淮等地部分地区降温幅度有8~10℃。
13日起,南方地区的降雨逐步增多,贵州、湖南、广西、广东等地有大雨、局地暴雨,降雨较强时段在14-15日。
3、西藏青海出现降雪山东河南等地出现大雾
昨日,西藏东北部、青海南部等地出现小雪或雨夹雪,云南西南部、四川盆地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中雨,局地大雨。今晨,山东西北部、河南北部、湖南西部等地出现能见度不足1千米的雾。
4、重点天气预报
1、12日至14日京津冀扩散条件转差
12日至14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扩散条件持续较差,区域中南部将有轻至中度霾过程,部分时段有重度霾。13日至14日的早晨上述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低于1公里的大雾。15日起,受降水和冷空气影响,雾、霾天气逐渐减弱或消散。
2、中东部地区将迎降水过程
13日起,黄淮、江汉、江淮、江南、华南及云贵高原等地自西向东将出现一次降水过程,其中华南、江南中西部、江汉东部、江淮、贵州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另外,14日吉林中部、辽宁西部、河北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雨,局地大雨。
5、未来具体预报
3月12日08时至13日08时,新疆西北部山区、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东北部、西藏东部、川西高原等地有小到中雪,其中新疆阿勒泰、西藏东南部局地有大到暴雪。西南地区东部、江南西部、云南南部等地有小雨或阵雨,局地中雨。内蒙古大部、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有4~6级风。南疆盆地等地有浮尘或扬沙天气。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3月12日08时-13日08时)
3月13日08时至14日08时,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大部、新疆西部山区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大雪;新疆北部的部分地区、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江汉、江淮、江南西部和北部、广西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其中贵州东南部、湖南西南部、广西东北部局地有大雨;内蒙古中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4~6级风,南疆盆地南部局地有扬沙或浮尘天气。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3月13日08时-14日08时)
3月14日08时至15日08时,内蒙古中部和东部偏南地区、华北北部、东北地区中部和东部、新疆西部山区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大雪;江淮、江汉东部、江南北部和南部、华南、吉林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广西中部、广东东部局地有暴雨。南疆盆地东部、内蒙古大部、华北北部、东北地区西部等地有4~6级风,南疆盆地局地有扬沙或浮尘天气;渤海有6~8级东北风,阵风9级。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3月14日08时-15日08时)
虽然已经是春天,但是小伙伴们也要注意保暖哟!民间有句俗语:“打了春,别欢喜,还有四十天冷天气。”虽然已经立春有一段时日,但是倒春寒时不时会带来顽强的冷空气,一不留神就会让疾病钻了空子。
立春后容易冻出4种病
1、感冒
冷空气刺激导致气道免疫力下降,引起咳嗽、胸闷甚至哮喘、呼吸困难等。
2、胃病
低温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从而引发急性胃痉挛、胃溃疡、胃肠炎等。
3、心脏疾病
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4、脑梗
昼夜温差悬殊,低气压、高湿度,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造成小动脉血管的持续痉挛,使得血压骤然上升,卒中意外也接踵而至。
女不冻脚,男不冻背
男女有别,最该保暖的部位也会不同,如果冻着了,极有可能留下难缠的老病根。
女人的脚冻不得
走在大街上,经常看到小姑娘们露着脚脖子在外面,似乎很时尚,但这样追时尚,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轻则痛经、宫寒,重则引发风湿病、骨性关节炎,甚至可能会导致不孕不育!
脚踝虽然并不起眼,可是它上面分布着近十个重要的组织。不单单是脚踝,因为脚离心脏最远,是全身阳气最难到达的地方,而多数女性气血比较虚,会有足部冰凉的症状,倒春寒时节,脚部的保暖就更加不能忽视了。
脚部保暖的5部曲
外出和睡觉都要护好脚,肾经起始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外出一定要穿厚的鞋袜,如果晚上睡觉脚比较难热起来,建议穿温暖的棉袜入睡,避免夜间足部受凉。
泡脚浴足与通常的洗脚相似,但开始时水要少一点,浸过脚趾就可以了,水温在40-50℃。浸泡一会儿后,再逐渐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可以再增加一点,看个人的耐受情况。同时两脚不停地活动或相互搓动,以促进水的流动。每次持续20-30分钟,以身上感到微热为佳。
晒脚早晨或傍晚脱掉鞋袜,将两脚心朝向太阳晒20-30分钟,专家称之为脚心日光浴。阳光中的紫外线直射脚心,能促进全身代谢,加快血液循环,提升内脏器官的活力,使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此法对佝偻病、鼻炎、贫血、低血压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动趾经常活动脚趾可以健胃。经络理论认为,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故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每天抽出一点时间,练习用二趾和三趾夹东西,或在坐、卧时有意识地活动脚趾,持之以恒,胃肠功能就会逐渐增强。
捶脚用拳头轻轻捶击脚心,每次50-下,使之产生酸、麻、热、胀的感觉,左右脚各做一遍。通过捶击来刺激脚底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可收到健身防病之效。
男人的背冻不得
男性以阳气用事,而背为一身之阳,循行于后背的足太阳膀胱经就像铠甲一样保护着内在脏腑。如果忽略背部保暖,寒邪就会趁虚而入。
寒冷可通过背部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引起腰酸背痛,还可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导致各种不适。肺心病、哮喘等也常与背部着凉有关。腰部也在后背,该部位是肾之腑,肾喜温恶寒,男性一旦它觉得冷就会出现腰膝酸软,阳痿早泄等。此外,腰部受寒还常常会表现为腰部酸痛、刺痛、不能弯腰、活动受限等情况。而腰椎方面的疾病不是短时间内能治愈的,甚至会造成永久的伤害。
3招保护男人的第二条生命线
穿暖
最好穿长款的衣服,年龄稍大者,不妨再穿一件紧身的棉背心或皮背心,不让背部受风,而且热了脱,冷了穿。
晒背天气晴好无风时,可一边运动一边晒太阳,最好在9点之前,阳光不太烈时晒背,不要太长,以1小时左右为宜。在晒太阳时,还可以摘掉帽子,让阳光从头顶的百会穴进入人体,效果更好。
撞背
福建漳州的老汉连水德,年轻时是出了名的“药罐子”,60岁时却上了漳州市“健康老人”名人榜,他说这得归功于他的“撞墙养生法”。
这个小功法,可以打通全身血脉、既强身又防病,还可强肾、排毒,降血压、治失眠。具体做法也很简单:离墙15~20厘米站立,全身自然放松,用背部向后撞击墙壁,待身体弹回后,再撞击,约一秒钟撞一下,并随看撞击的节奏自然呼吸。撞击时,动作要有力但不可过猛,要协调均匀。
碰撞的顺序依次是:背的上部、下部、腰、左右肩胛、左右侧背部,争取整个背部全部撞到。背部撞墙健身要循序渐进,最初撞击5分钟就好,慢慢延长时间,一次不要超过30分钟。撞击到背部发热、筋骨舒畅就可以了,不可以撞得太猛烈。
提醒:对患有严重心脏病、尚未明确诊断的脊柱病、内脏下垂、血压过高、晚期肿瘤等症的病人,则不宜用此法锻炼。
春天就要暖着过
其实说到底,还是老祖宗留下的春捂习惯,虽说男女重点保暖的部位不同,男不冻背,女不冻脚,这并不是说,男人就可以冻脚,女人就可以冻背了,各有侧重而已。
所以早春不要着急脱去保暖衣物,适当的捂一捂,既是顺应阳气生发的需要,也是为了预防疾病。捂也是有技巧的
1、早晚捂,变天捂春捂早晚要捂,变天尤其要捂!养成每天查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在冷空气到来之前做好准备,有备无患。
2、上薄下厚,脱衣递减下半身应该多穿一些,而上身可以稍微少穿一些,有利于气血畅达。脱衣也不是一步减到位,要递减,一件一件地脱,尤其是身体虚弱的老年人。
3、春捂宜松
春捂不仅是不要过早脱衣,同时穿衣也不能过紧。穿紧身的衣,阻碍了气血的流动,容易把阳气郁住,身体会更冷。所以,穿保暖性好又柔软透气宽松的衣服最好,暖和,皮肤也不容易干燥瘙痒。
4、春捂不过度春捂固然重要,可是捂得太过又会捂出火来。所以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温度变化来定,到底要捂到什么时候:
首先看温度。如果温度高于15℃,就可以适当脱掉一些衣服,但如果温度低于15℃,还是先让厚衣服多陪伴几天吧。如果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1~2周,就可以解除春捂了。
5、看体质
一般来说,天气的回暖至少需要10~15天,体热的人如果「捂」了后身体容易出汗,就可以少捂几天;老人和一些体质偏寒的人,「捂」着没有身体冒汗、咽喉发干,可以多捂几天。
今天的内容就说到这里啦
小墨祝大家有一个健康愉快的一周!
么么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