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教育步入新时代,慢不得
贵州省教育厅厅长邹联克一这是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接近贵州教育崛起超越的时代。
昂首步入新时代的贵州,处处洋溢着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同步小康的激情。锐意进取的贵州教育人,正以披肝沥胆、力争上游的精神书写甘洒热血、化育桃李的新时代璀璨篇章。
回望改革开放40年艰辛历程,贵州教育人没有辜负历史、时代和未来的重托,在云贵高原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遍布黔山秀水的大中小学校园,已成为世人公认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尤其这五年,贵州教育改革亮点纷呈、教育民生惠泽千家万户。然而,我们也毫不避讳贵州教育与中东部地区尚存差距的现实,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在不少方面还较突出: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率偏低,城市学前教育普惠性不高;义务教育阶段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发展水平不平衡,老百姓对“大班额”“择校热”等问题反映强烈;职业教育与人工智能为标志的新时代职业素养不匹配,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区域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特色不彰,转型发展和应用型大学建设在全国高等教育日新月异的竞争格局中危机四伏。
历史的指针转到了新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更崇高的使命、更艰巨的任务、更神圣的职责,把助推贵州教育崛起超越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中。新时代的贵州教育将何去何从,正考验着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胆识、魄力和韧劲。每一个贵州教育人都应当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绷紧“贵州教育步入新时代,慢不得”这根弦,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增强素质,以攻坚克难的锐气推进改革,以说干就干的作风抓好工作,全力推动贵州教育事业到年全面完成“十三五”各项目标任务;到年圆满完成本届政府提出的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目标;到年实现新跨越,写好贵州教育奋进之笔,完成贵州教育得意之作,力争步入全国教育的第二方阵。
二必须承认,事物的发展有快慢之分,工作的开展有优劣之别,人的作风有虚实之异。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了谆谆忠告。对于贵州教育人而言,都应当细细品味这句话的特殊意义。马克思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但人的主观意识对于客观世界具有反作用,而“作风”就是这种反作用的集中彰显;“建设”是指“作风”这一精神现象的建构,需要在复杂环境中的磨砺、陶冶与考验,恰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人的意识在实践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作风建设在时间维度上与“永远”契合;“在路上”则是用诗化的语言把“作风建设”比作一段方向明确、却没有终点的旅行。
面临全国教育事业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态势,贵州教育工作者该以怎样的作风去面对?北上广教育资源优势集中,中东部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即便毗邻的滇桂川也丝毫未有减慢步伐的蛛丝马迹。“领跑者”铆劲冲刺,“领先者”争先恐后,“同行者”奋勇向前,在这个你追我赶的教育发展竞技场上,留给贵州教育的时间不多了,不抓紧空间也缩小了。如果满足现状、原地踏步,必定应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古训,甚至会丧失我们在某些领域已积累的优势;如果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有的工作也推得走、能交差,但这无法追赶上中东部发达地区教育发展节奏,甚至会被甩的更远;如果只争朝夕、雷厉风行,坚持用速度换时间,以时间争质量,按下贵州教育发展的快进键,跑出贵州教育的加速度,唱出贵州教育的好声音,我们就一定能迎来属于贵州教育的春天。
如何更快速度、更高水平、更大效益、更有质量推进贵州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一言以蔽之,新时代贵州教育发展的快与慢取决于贵州教育人作风的好与坏。
三为改革者撑腰,让风凉话靠边。
在逐梦者长途跋涉的征程中,总少不了冷嘲热讽、阴阳怪气的风凉话。有必要廓清思想认知的盲区和误区,才能做到轻装上阵、矢志不渝。
一种论调认为,贵州教育已经取得了不俗业绩,何必再自寻烦恼、自讨苦吃,再快能赶得上北上广吗?
一种论调认为,贵州教育根本问题是投入不足,精神不是万能的,作风能解决贵州教育的根本问题?
一种论调认为,贵州教育存在不足,有些不足还是管理者作风不实所致,光靠一线教师改进作风,这能行吗?
一种论调认为,教育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慢节奏”是个体生命觉醒的必然,贵州教育能否不疾不徐、缓步前行?……
对于第一种故步自封、安于现状的论调,如果尚看不清国内国际教育汹涌澎湃的改革浪潮,我们大可不必去理会,因为“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灵魂”。
对于第二种倚重物质、精神麻痹的论调,我们承认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却是万万不能的。历史已经用大量铁的事实证明贵州教育人有意愿、有能力、有办法在物质匮乏中逆袭,而今天与中东部地区物质上的差距已远远小于十年前、二十年前的境况,请别再拿“穷”说事儿,好吗?再退一步讲,那么多寒门学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靠的不正是敢打敢拼、勇攀高峰的精神吗?
对于第三种善打太极、推卸责任的论调,以他人的不足甚至错误作为“盾牌”来逃避自身责任,这种隔岸观火、置身事外的心态,为自己的惰性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实则也好不到哪里去。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亮明立场,改进作风首先要从教育行政机关开始,领导干部是重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是贵州教育改革协奏曲的演奏者,决不因他人过失或不足而减轻自身分毫责任。
对于第四种悠哉乐哉、洋洋自得的论调,如果指的是把教育视为一个静待花开的自然生长过程,以循循善诱的耐心对待学生成长、以不瘟不火的教育态度履行教书育人职责,那是值得提倡并学习的。但若指的是不思进取、坐吃老本,永远用老不变的“三板斧”对待教育教学改革,而无视教育对象和教育内部外部环境的急遽变化,那这种心态就亟需推敲要得不。
无论是由于认识水平所致,还是由于能力差异所囿,贵州教育事业都要坚决摒弃诸如此类论调,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让加快干事的呼声成为贵州教育改革发展交响曲的最强音。
四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干部干部,“干”字当头。领导干部是加快贵州教育事业发展的顶梁柱。教育系统领导干部不仅要带头谋事、更要带头干事,以“跟我上”的担当精神作好表率,绝不让“给我上”的官僚作风滋生蔓延,贵州教育系统加快干事的良好风气才能上行下效、蔚然成风。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贵州省代表团团组开放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强调的“五步工作法”是符合贵州实际的首创之举,也是贵州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加快干事的方法要略。
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加快政策设计。要主动走进校园、深入师生,以“空杯心态”虚心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把合理建议上升为制度设计。要紧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领域和关键问题,善于抓住教育综合改革的“牛鼻子”,探索出一条符合教育规律、群众利益、自身实际的特色之路。要注重政策的前瞻性,以开放包容的胸襟借鉴省外、国外先进管理经验,让教育政策符合教育价值、回归人性逻辑、呼应生命觉醒、坚守教育本源。
要在狠抓落实的基础上加快工作部署。“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好的政策和决策不落实等于零。要以说干就干、干就干好的姿态把上级教育政策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不推不拖不打折、撸起袖子加油干,既要坚持军令如山般政策严肃性,保持政策的连续稳定,又要防止萧规曹随般教条主义,善于把宏观政策与各地各校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要注重工作落实的实际成效,确保政策能够产生管理规范实起来、教师劲头提起来、教学改革动起来、学生个性扬起来等实实在在的效果,坚决杜绝“出勤不出力,出力不出工”的“磨洋工式”怪相。
要在深学笃用的基础上加快干部培训。政策执行最忌变形走样,而干部培训是确保政策不折不扣执行的关键一环。教育行政干部要当好政策的“代言人”、“宣讲员”和“培训师”,不能事情还没弄明白就盲目推进,要积极把好的政策在基层教师中宣讲到位,既要大刀阔斧、开拓创新,又必须精准施策、有的放矢,认真执行中央和省委要求。政策执行必须做到有序,该全省统一部署的不要抢跑,该尽早推进的不要拖宕,该试点的不要仓促推开,该深入研究后再推进的不要急于求成,该得到法律授权的不要越权推进。
要在压实责任的基础上加快督促检查。“督促检查要盯住关键少数”,关键少数的责任落实了没有,一把手是否做到守土尽责,严肃惩治把决策交给上级、把责任推给下级“二传手”式领导干部。要做好责任细化分解,把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中央和省委的最新部署细化分解到位,明确责任人、规定时间点、制定考核点,落实中央有关管办评分离的要求,引入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对专项工作任务进行督导评估。要利用好督查结果,为实干型干部点赞搭平台、让空谈型干部现形无处躲,在全省教育系统大力营造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
要在动真碰硬的基础上加快追责问责。要让“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成为贵州教育系统干部考核的常态,以问责倒逼教育行政干部、学校管理干部履责到位、倒逼工作落实。务必要谨防时髦口号喊得“震天响”,落实起来“空对空”或“假大空”,一旦出了问题,责任往上推,问题往下压,挖空心思找“客观”。对于不作为、乱作为、不尽责、不担当的领导干部,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积极向地方党委、组织部门、纪检部门对接,以问责追责唤起教育系统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
五教师是加快贵州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石。
我省涌现出来的杰出科学家贵州大学宋宝安院士,在绿色农药领域取得了世界级的卓越成就,为贵州七百万亩茶园画了个“生态圈”,实现“以虫防虫”的生物控制目标,为贵州茶叶无农药残留赢得广泛赞誉。被誉为“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的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盲人教师刘芳,以自强不息、诲人不倦的精神温暖贵州、感动中国,是扎根贵州大地、化育黔中学子的优秀代表。这些年来,在贵州山山水水间还有许许多多像宋宝安、刘芳这样的优秀教师,他们以汗水、智慧和热血托起了贵州明天的希望,堪称贵州楷模、乌蒙脊梁。“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回眸历史,广大教师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贵州默默耕耘、潜心育人。凝视当下,这就更加需要广大教师快马加鞭、再接再厉,按照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求,不懈努力向四千万贵州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新时代教育答卷。
要砥砺师德师风。在所有职业中,“医德”和“师德”是少有的将职业与道德并称的专有词汇,医生职业关乎身体,而教师职业关乎灵魂,师德之于教师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客观地讲,我们的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与加快新时代贵州教育发展客观要求存在落差,某些问题还比较突出。要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治疗白癜风的药物陕西白癜风医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