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文走进心灵让数学增添文化
——《教师人文读本》上册心得体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数学组高博
我于年4月底开始读《教师人文读本》上册,断断续续读到7月底,前读后忘,难以理解大师们所写的话。于是,8月初又开始集中时间有目的的重新读。这次我发现了自己为什么而活着,活着要干什么,活着要怎么干。
第一、我为了一个教师梦而活着
一位95岁的老人罗素为了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而活着。罗家伦则告诉我们,活着就是责任,生命是无数的,生命是变动的,生命是容易过去的。沈从文为了时间而活着,生命的存在需要时间,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是活个几十年。沈河为了对生命的尊重而活着。海伦?凯勒为了三天光明而活着,她告诉人们要珍惜生命、要有渴望生活的坚定信念。高尔基笔下的人活的多么生机勃然,斗志昂扬。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活法,我为什么而活着。答案很简单,我为了后面仅剩的30年中能够和学生交流探讨,能够每天做一名合格而充实的附中教师而活着。作为一名教师,我就想尽全力把书教到最好,把事做到最好,尽量让人生过得充实,以后当自己回忆起和学生走过的路时,可以向人们自豪地回答“我为什么而活着”。
第二、活着就是要用爱教书育人
天上有多少星星,世上就有多少种爱。在爱默生看来爱确实是我们最崇高的语言,几乎与上帝同义。鲁迅对父爱的描述让我为之赞叹。纪伯伦在寺院门口和过往行人谈论爱情,他认为爱情和生死密切相关,而又从生和死中创造出比生更加奇特,比死更加深沉的梦。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通过最美好的爱情传说告诉了女儿什么是爱情。在教育育人方面,爱同样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我们教师就要爱课堂,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就要爱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就要爱班主任工作,做一个完整的教师。教师的天职就是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用心上好每一节课、细心批改好每一份作业、热心辅导好每一个学生、耐心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专心对待教学中每一个问题、诚心写好教案,不应付每一节课,不马马虎虎做每一件事。教师应该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爱的方法。比如:对于好学生,要从严要求,爱的长远;对于中等生,要不断鼓励,爱的深沉;对于学困生,要以诚相待,爱的宽容。一个不完整的教师只会教书不会育人,一个完整的教师不但会教书而且还会育人,做好班主任工作,爱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完整教师的体现。爱班主任工作需要从管理学生开始,需要有教育的艺术。我会从身边的榜样学起,从育人的曲折道路中逐渐成长,爱上班主任这份工作。
第三、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数学教学要是美丽的
沈致远认为科学与艺术并不绝缘,科学是美丽的。他以生动的笔触,流畅的文字,穷天地之幽玄,述生命之奥秘,读来引人入胜。读完《教师人文读本》上册后给我的总体感觉不管是科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还是文学家,他们的文笔都如此美妙,文采如此隽永。科学家能够在种种文化思想中发现智慧的光芒以获得启迪;文人可以以理性的思考方式来提炼自己的观点、用更科学的眼光观察事物。文理完全可以通融、也必须通融。由此我想到了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问过一些同学,没有一个认为我们所学地数学是美的,漂亮的。反而有相当多同学认为是枯燥的,无趣的。原来倒挺美的,和数学搭在一块,反而不美了。这就要提醒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怎样使得数学知识变得美丽,怎样在数学知识教学中增加一些人文元素,怎样提高数学教师的人文素养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逐渐探索,修炼自己独特的,受学生喜欢的,美丽的数学教学。
第四、教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耐心陪护
朱光潜告诉我们在人生的艺术化道路上要“慢慢走,欣赏啊!”。的确,艺术需要我们停下来慢慢欣赏,慢慢品味。教育也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教育是一个慢功夫,需要我们通过日常生活教育学生,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育学生。我个人认为简单的数学问题如果快速讲,学生可能会难以消化;复杂的数学问题如果慢慢讲,学生可能会容易接受。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提倡慢的教育。正如作家张文亮在《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一文所说: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让我带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因为蜗牛实在爬的太慢。
虽然它已经在尽力爬,但还是只挪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地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
蜗牛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上帝啊!为什么?要我带一只蜗牛散步!
但天上一片安静。
喔!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根本不在!
好吧!松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忽然闻到了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地风这么温柔。
我听到鸟叫,我听到了虫鸣,我看到满天地星斗多亮丽。
咦?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
我恍然大悟。原来,上帝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我的手指轻轻地颤抖着。
原来是蜗牛在带我散步!
我忽然明白了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要陪护着孩子们慢慢走,欣赏人生的乐趣和人生的艺术。让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幸福,在与学生的交流陪伴中渐渐获得满足。
《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一种迫切需要提高自身人文素养的力量,在感受大师们优美文笔的同时,我明白了活着就是为了我的学生,活着就是要用爱来教育学生,活着就是要用美丽的内容来吸引学生。在我有生之年能够陪护着学生们在进步的道路上缓慢前行,并观赏身边慢慢绽放的花朵也是一种无比高兴的事。
注:本文已发表于《新课程》年第10期,作者:高博。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