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年轻人喝出来的“酒馆第一股”海伦司,目前正经历疯狂开店之后的阵痛。
月24日,海伦司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海伦司”,.HK)发布了年的业绩报告。
海伦司是一家连锁酒馆品牌,其年报公布后的首个交易日,其股价跌幅达6.96%。截至年4月11日收盘,海伦司报收12.80港元/股(折合人民币11.2亿元),对应市值.2亿港元(折合人民币.28亿元)。对比上市首日,其市值已跌去5成。
「不二研究」据其最新财报发现:年,海伦司的营收为15.59亿元,同比减少15.05%,净亏损为16.00亿元,同比扩大.65%,亏损数额约1年的8倍。
尽管海伦司关店上百家,但依然未摆脱“关店难止损”的困境,年,海伦司新开家门店,却关闭了家门店。截至年末,海伦司全国门店共家,上年同期为家。然而关掉的门店并没有让海伦司及时止损,反而带来8.5亿的亏损。
此前9月的一篇旧文中,我们聚焦于“十元小酒馆”海伦司通过“低价走量”模式负债上市后,门店大规模扩张实现营收增长,但其仍面临租赁成本等问题。
时至今日,当海伦司重启加盟模式后,其能否实现“转型”?由此,「不二研究」更新了此前9月旧文的部分数据和图表,以下Enjoy:
1年8月1日,海伦司公布招股详情,计划发行约1.5亿股股份,并于9月10日登陆港交所,成为“酒馆第一股”。
不同于高档酒吧,海伦司的常规酒品售价均在10元左右。据大众点评统计,即使是在北京潮流之地的三里屯,人均消费也仅有75元左右。
▲图源:海伦司官微
就在1年向港交所提交IPO招股书不久前,海伦司完成了00万美元首次融资,此次融资由新消费基金黑蚁资本领投,投资银行中金公司跟投。
黑蚁资本管理合伙人何愚认为,海伦司可能成为一个“夜间星巴克”的商业奇迹。
在「不二研究」看来,尽管海伦司被定位为“年轻人的线下社交平台”,但距离“夜间星巴克”的路还很长。
在“年轻人+微醺”黄金CP的赛道上,竞争者越来越多;在成为夜间星巴克之前,海伦司首先需要捍卫“酒馆第一股”的先发优势。
“酒馆第一股”来了让Z世代如此沉醉的海伦司小酒馆,幕后老板徐炳忠是一位70后创业者。
徐炳忠当过特种兵,做过保安,住过地下室,甚至还睡过草地。一次在朋友的推荐下,他去老挝开酒馆,并在当地赚下自己的第一桶金。
回国后,徐炳忠试图复制酒馆致富路径,最初想法很简单:做外国游客和留学生的生意。但他很快发现:国内年轻人同样需要一个聚会、活动的空间。
于是,年,海伦司首店于“宇宙中心”北京五道口诞生,而后一炮走红。
此后,海伦司在上海等多个城市布局,早期以“直营+加盟”的模式迅速扩大市场;年之后,海伦司将加盟酒馆逐步转化为直营酒馆。目前海伦司旗下酒馆已全部是直营店。
-年,海伦司的酒馆总数分别为家、家、51家、家,家,门店数量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7.2%。截至年月19日,海伦司门店数量达到家,比1年月减少家,其中二线城市关掉98家。
然而小酒馆之路似乎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根据招股书及财报,海伦司在年-年的营收分别为1.15亿元、5.65亿元、8.18亿元、18.6亿元和15.59亿元,年-年调整后的净利润分别为0.11亿元、0.79亿元、0.76亿元、1.11亿元和-2.45亿元。
0年海伦司全年调整后净利润同比下滑4.28%,年,由于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海伦司跌落神坛,由盈转亏,且亏损逐步加大。
与此同时,从年-1年海伦司的负债总额从2.14亿元升至14.10亿元。与年相比,4年间,海伦司负债总额扩大近12亿元,增幅达.88%。
此外,由于直营门店等拉高租金成本,海伦司的租赁负债也从年的1.48亿元增长至0年的5.9亿元。
在「不二研究」看来,伴随门店的大规模扩张,海伦司一度实现爆发式增长;直营模式有效提高了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也伴随高企的租赁成本。
目前,负债高企的海伦司在年报中提到,年,为应对疫情反复带来的挑战、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形势,公司决定调整发展战略,通过关停部分门店及在年第四季度暂停营运部分门店来减少现金开支。
据统计年,海伦司新开家酒馆,关闭家酒馆,截至年12月1日,其酒馆数量为家,较上年同期减少15家。
据中新经纬报道,今年上半年,海伦司或还有几十家酒馆将完成闭店流程。
虽然去年进行酒馆优化,但是调整后亏损也达到8.5亿元,相当于去年净亏损额的一半以上。这其中因厂房、设备相关的资产减值超过7.1亿元,出售厂房、设备造成的亏损1.4亿元。
如何炼成十元小酒馆?号称“十元小酒馆”的海伦司,曾在招股书披露核心顾客为18-28岁的年轻群体,计划未来会将主要客群的年龄分布扩展为18-8岁。
「不二研究」发现,海伦司选择走高性价比路线,以薄利多销带动利润。
目前,其自营的瓶装啤酒产品售价均在10元/瓶以内,其中招牌产品Helen‘s精酿、果啤、奶啤,分别售价7.8元、8.9元、8.9元。
▲图源:海伦司官微
目前,海伦司的产品矩阵为自有产品+外部产品,其中,自有产品酒饮占比近7成。招股书显示:年-年,海伦司自有酒饮销售收入,在酒饮总收入占比分别为72%、68.8%、7.5%、78.0%、76.5%。
在产品组合上,海伦司所有小啤酒都不超过10元,还可以自带小吃,没有开台费、最低消费等,精准抓住了年轻人“低消费”的痛点。
比如ml的百威啤酒售价9.8元/瓶,同行业对该款百威啤酒的平均售价高至15-0元/瓶,是海伦司售价的1.5-倍。
在酒馆选址方面,财报显示,截至年末,海伦司在中国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酒馆数量分别为80家、72家、14家,而年日均销售额分别为0.76万元、0.66万元、0.7万元。
显然,二线城市酒馆数量占比近5成,销售额占比同样近6成,是海伦司目前最大的市场所在。
在「不二研究」看来,海伦司没有表演支出,消费者仅可享受酒馆的基础服务;相对大酒吧,海伦司的设施并不奢华,布局二线城市及下沉市场也相对降低了租金和人力成本。
硬币的另一面,低价模式的弊端也十分明显。
招股书显示,0年,海伦司直营酒馆销售额同比增长51.12%,但单个直营酒馆日均销售额仅增长4.81%;
-0年,海伦司单个直营酒馆日均销售额为人民币0.57万元、1.04万元和1.09万元,增速放缓。
招股书披露,每家海伦司直营酒馆的建筑面积一般在00-平方米,一般可放置6-50桌。
-0年,单家海伦司直营酒馆的平均餐桌数分别为6桌,41桌和45桌,每桌平均可容纳四至六人。
▲图源:海伦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