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众名校纷纷进青岛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构建开放灵活的终身教育体系,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甲子的等待,山大与青岛再续前缘。去年,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正式启用,首批余名学生正式在新校区上课。按照规划,今年山大济南校区的6个学院将会整体搬迁到青岛,学校二期建设工程也将启动。目前岛城的高校“朋友圈”仍在不断扩大,未来岛城学子将会享受到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带来的福利。
本科学生也有自己的导师
记者采访了解到,从级新生开始,山大青岛校区试点试行本科生导师制,促进师生交流,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指导与帮助。导师工作侧重于三个方面:引领学生掌握大学学习方法,确立专业思想;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规划及发展规划;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基本上每10名学生对应一个教授或者副教授,他们有的在济南校区,有的在青岛校区。老师和学生经常做一些线上交流,学生也可以发邮件或者打电话单独咨询。”王逸伦说,在她看来,本科导师制可以更好地帮助自己明晰未来专业方向。
双学位学习为出国做打算
“法学院和外院各15人组成一个30人的班级,我们利用5年时间学完法学和英语专业的所有课程,最终可以拿到法学学士和文学学士的学位。”王逸伦说,之所以选择英语专业的双学位,主要还是想为将来出国留学做打算。未来几年,她会首先考虑学校的对外交流项目。如果专业比较对口,大学也还不错,她想到国外的大学看一看,感受一下国外的大学生活。“如果学校的交流项目不合适,自己可能就会考雅思、托福等,寻找出国留学深造的机会。”王逸伦说,选择出国留学,并不一定是要留在国外工作或者生活,现在毕竟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大学生应该具有世界眼光和视野。
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山大济南校区的生命学院、信息学院、计算机学院、环境学院、法学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等6个学院将会整建制搬迁到青岛,青岛的各类教育资源也将会更加丰富。“这几个学院整体搬迁过来后,我们就可以享受到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各种学习的机会也就会更多。”王逸伦说。
远景
国内高校纷纷抢滩青岛建校区
我市提出,到年在青高等教育机构(含军事院校)总数增加至50所以上。近年来,我市出台多个文件,在资金、政策、人才、土地和校区建设等方面出台优惠支持政策,从制度设计上“筑巢引凤”,吸引了一大批国内高校的到来。截至目前,已经与市政府签约来青的高校达29所,其中已经运行的高校有13所,包括山东大学青岛校区、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可以说,这两年来,我市“大腕儿”云集的高校“朋友圈”已雏形初现。
将来,我市将继续推进高等教育更好更快发展,继续做好高水平大学引进工作,重点推进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5所高校青岛(黄岛)校区的建设工作;加快推动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打造以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国际合作四位一体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我市还将推进在青高校内涵发展,制定实施在青高校“双一流”建设方案,加快推进在青高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际上,原有驻青高校也在不断拓展办学“版图”,青岛大学将建设胶州校区,青岛科技大学济南校区和中德校区也相继建成或者动工建设,青岛农业大学平度校区已开工建设。
科学家组团入深海寻宝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我市要建设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融入和服务海洋强国战略,面向国际聚集海洋高端要素,抢占海洋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进入世界海洋经济发展先进城市行列。经过15年筹备,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国家实验室)于年在即墨正式建成启用,作为我市甚至全国海洋发展的中坚力量,海洋国家实验室将引领我国海洋科技的发展。未来,我市将把海洋国家实验室打造成世界前五的海洋国家实验室,为全市的蓝色经济插上腾飞之翼。
讲述
科研资源共享促协同合作
李忠义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与生态系统研究室副研究员,去年11月份,李忠义担任首席科学家前往黄海及东海海域,执行了海洋国家实验室的共享航次任务,这也是黄海所“北斗”号科学调查船首次执行海洋国家实验室的航次任务。
“那次任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船上有来自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及黄海水产研究所共六家科研机构的23位科学家。”李忠义告诉记者,以前出海做科研任务,大多是各个科研单位执行自己的科研计划,各自为战,而有了共享航次,就可以很好地配置优化科研资源。
“共享航次可以通过建设一支强有力的远洋科考船队,统筹实施平台内科考船舶科学、高效地调度,实行航时共享原则。”李忠义告诉记者,有了海洋国家实验室,可以充分发挥各理事单位的多方科研力量和综合优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实现协同创新。同时,减少海洋调查任务的重复,极大降低了船舶运行成本,提高了科学考察船只的利用效率,使平台内每个航次资源利用实现最大化。
虾池里崛起海洋科技高地
“我们设置了45个站位,开展渔业资源、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化学、基础生产力等多方面调查研究,这次调查为我国掌握黄海、东海生物资源、理化环境和地质概况,提供具有国际可比性的综合调查数据,为黄海、东海海洋权益维护提供基础和技术支撑。”李忠义说,一艘船出海搭载了这么多科学家,执行了这么多不同的任务,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这也让很多以前因各种原因没能出行的科研任务有了成功实施的机会,让很多科学家有机会出海做自己的科研项目。
“5年前,海洋国家实验室所在的区域还是一片虾池,而现在鳌山卫已经成了全国的海洋科技高地。打个比喻,海洋国家实验室搭建的平台类似国家大剧院,科学家们想唱什么戏,我们就搭什么样的舞台。”李忠义告诉记者,海洋国家实验室打破传统科研管理体制机制,重科研、轻行政,不设级别、不定编制,体现“去行政化”和机构“扁平化”,处处尊重科学家意见。
记者了解到,青岛为建成这样一个海洋国家实验室已经努力了15年,而这些努力,在年迎来转机,那一年,国家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确定青岛为蓝色经济区核心区的龙头。蓝谷发展规划获得国家5部委联合批复,正式进入国家战略层面。蓝谷定位打造中国唯一以海洋为主要特色的高科技研发及高科技产业集聚区。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海洋国家实验室应运而生,并于年10月底启用。海洋国家实验室主要围绕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开展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提升我国海洋科学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引领我国海洋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远景
跻身世界海洋科研中心前五
根据发展规划,未来3—5年,海洋国家实验室将西太平洋-南海-印度洋动力过程与环境气候安全(透明海洋)、蓝色生命过程与资源开发利用(蓝色粮仓)、西太平洋洋陆过渡带深部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作为重大科研任务。普通市民对这些任务会觉得陌生,但其实与市民的生活关联度很高,甚至息息相关。”海洋国家实验室公共关系部的王宁说,海洋国家实验室进行“透明海洋”任务研究,即认识海洋过程,这直接与航运、防灾减灾有关,现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认识了海洋,就能利用海洋,同时也能带动海洋信息产业、海洋装备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海洋国家实验室确定了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变化、海洋生命过程与资源利用、海底过程与油气资源、海洋生态环境演变与保护、深远海和极地极端环境与战略资源、海洋技术与装备6个研究方向,组建了海洋动力工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等8个功能实验室。去年,我国目前在海洋领域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在青正式启用,性能达每秒千万亿次。同时,海洋国家实验室还将规划建设E级超级计算机(即百亿亿次超算),将服务于透明海洋、蓝色生命、深海极地、海洋装备等海洋研究与发展计划。据介绍,海洋国家实验室的目标是,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跻身世界著名海洋科研中心前五位。
昔日农家女今朝变白领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深化“三带一轴、三湾三城、组团式”城市空间布局,构建覆盖全域、面向未来的城市群主体形态。“三湾三城”概念首次提出,其中灵山湾被定位为西部湾区的核心区域。5年前的王建珍还是一名典型的农家主妇,如今,她站在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内,一身职业装,自信满满。
讲述
从平房搬进楼房像做梦
10年前,王建珍从平度老家嫁到灵山卫山前南村,那时候,在王建珍看来,婆家和自己老家没啥不同,每天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王建珍嫁到婆家的几年里,除了帮助做农活就是在家带孩子。“那时候周边很荒凉,出了门一眼望过去,到处都是高粱、玉米,哪有什么商场、超市,更别说高楼大厦了。”王建珍说,骨子里“不安稳”的她,不想一直过普通农妇的日子,无数次憧憬着能走进办公室,搬进高楼,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4年前,王建珍终于迎来圆梦的机会。随着西海岸的开发建设,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就建在王建珍的家门口。王建珍立马打起了精神头,因为要建设产业区,她家里的4间平房被征收,根据安置协议可以分得两套楼房,王建珍一家三口和公婆家各一套,“从平房搬进楼房,就像做梦一样。”王建珍回想起来当时收到消息的一瞬间,眼睛都瞪大了,城里人的生活终于盼到了。
过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
突然间要放下锄头的日子对于一些老人来说还有些不舍,然而对于王建珍来说,早已跃跃欲试的她立马四处打听工作的机会。“我关心的不是分几套房子和拿多少补偿款,我更盼着能有机会走进工厂、迈进公司,甚至成为一名职业女性。”随着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的建设,面向当地居民出现大量就业岗位,王建珍当即报名,最早一批完成了从农民到公司职员的转变,去了一家为西海岸发展集团做物业服务的公司上班。“说实话,刚开始参加工作,很多不习惯,甚至有点怕,不知道说什么,不知道怎么干。”王建珍说,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生活,高中毕业的她决定给自己充电,于是通过网络函授培训考取了本科学历。王建珍的努力没有白费,凭借着一股闯劲,她的能力也逐步被认可,很快她就从餐饮服务调整到了物业办公室岗位,家里还用拆迁补偿款给她买了一辆车,让她真正完成了从农家妇女到职业女性的转变,过上了城里都市白领“朝九晚五”的生活。
丈夫“回归”家门口当总厨
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批、东方影都动工建设、慧与大数据项目落户新区、地铁线路动工建设……几年来,利好消息频频释放,王建珍感觉日子也越过越带劲。“现在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要打造世界级影视文化旅游地,它的开发建设改变了周边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给当地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王建珍说,他们一家人在女儿就读的学校周边买了新房,各种商场、医院等生活配套越来越齐备,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买了房子、换了车,可最让王建珍和家人高兴的莫过于老公的“回归”。几年前,为了挣钱,王建珍的丈夫凭借着厨师的手艺,到威海一家四星级酒店担任厨师长,当时王建珍唯一盼望的就是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快点建成,丈夫可以到家门口大酒店工作。如今,丈夫真的回来了,而且还进入了一家五星级大酒店当上了总厨。
“我现在是项目部经理,带着多名员工工作,将来随着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的建设,会有更多的机会,我也希望能多负责几个项目,趁着还年轻多干点事情。”王建珍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以灵山湾群为依托打造西部湾城”,让王建珍心里又有了新的期待:“将来我们这里会有很多的发展机会,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的建设会带动整个周边许多产业的发展,现在我们的幸福指数已经很高了,将来会更高。”王建珍说。
远景
山湾成我市西部湾区核心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构建了全新的城市空间战略:“三带一轴、三湾三城、组团式”,构建覆盖全域、面向未来的城市群主体形态。其中包括西部湾区,以灵山湾群为依托打造西部湾城,建设董家口港城和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支点。
灵山湾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湾口在鱼鸣嘴与大珠山嘴之间。在我市城市新格局中,灵山湾是青岛西部湾区的核心区域,处于青岛西海岸新区东西城区的中心地带,汇聚了青岛东方影都、慧与全球大数据基地、中铁博览城、国际文化健康生态谷等百亿级产业项目,拥有全球最大全产业链影视基地,航空母舰母港和高端旅游度假区。
5年间,这里从“边缘地带”跻身新区核心,从“偏远乡野”蝶变产业新城。作为我市唯一以影视文化为主题的功能区,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内影视产业区15个摄影棚、11个置景车间启用;成功举办好莱坞电影峰会、第六届山东文博会电影电视剧产业化发展论坛等活动。今年,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投资布局的大体量、高品质配套设施进入交付期,将通过加快主干路网建设、河道治理及景观工程提升、区域影视主题亮化工程等,促进开城路以南城市框架轮廓更加清晰、功能品质更加完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全面创优城市环境,整体提升服务水平,以“软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新机场落地好日子起飞
去年,年过六旬的廉培清和老伴搬进城里,住上了90多平米的楼房,因为新机场建设,村子要整体拆迁,他们从世代居住的老房搬走了。如今新机场在胶州市胶东街道办事处广阔的土地上如火如荼地建设着,两年后人们就要到这里坐飞机,飞往世界各地了。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注重交通出行方便快捷,构建覆盖全域、内外通达的交通网络,建成启用我市新机场。在国家民航“十二五”规划中,我市新机场定位为“面向日韩地区的门户机场”和“区域性枢纽机场”。
讲述
为建新机场村子要拆迁
后辛庄村位于胶州胶东街道办事处西北向,处于在建胶东机场项目的中心区域。年9月,青岛新机场选址获国家民航局批复,落定胶州市胶东街道办事处时,周边村子就沸腾了。去年1月份,机场拆迁二期工程正式开始实施,后辛庄村位列其中。消息传来时,廉培清一家既有些兴奋又有些不舍,对于离开世代耕种的农田、居住的老宅和感情融洽的乡邻,有千万种不舍,然而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国际机场要在这里落地,又让人充满了无限期待。
“其实,机场来了是好事,我们也早盼着这一天了。”66岁的村民廉培清说,村里原本还有几亩田地,他自己还做点小生意,孩子们都大了,老两口生活过得也挺舒适。前年机场一期周围村庄拆迁时,考虑到后辛庄村也将面临拆迁,那时起乡亲们就开始四处打听情况,获知4间平房能获得近百万元的优厚拆迁款,他们的顾虑打消了。
“虽然盼着拆迁这一天,但真正来的时候,心里还是既激动又忐忑。”廉培清说,去年10月份,村里下发正式拆迁的通知,其实,早在之前,他就已经率先在城里“瞄”上了一套新房。
花60多万城里安置“新家”
廉培清共兄妹四个,他是老大,二弟在青岛,三弟和四妹都在烟台定居,因他心脏一直不好,87岁的老父亲一直与三弟住在一起。廉培清膝下有一双儿女,大儿子在青岛做生意,小女儿则是胶州当地一所中学的老师。
“一开始,儿子想让我和老伴搬到他家里住,说照顾起来也方便。孩子们孝心我领了,但去青岛人生地不熟,这才决定在城里买房。”廉培清说,拿到拆迁款后,除了分给孩子们一些财产外,他花了40多万元购买了前期看好的这套90多平米的楼房,又花了20多万购买了新家具,并进行了装修,在去年11月份老家房子拆迁之前就和老伴搬进了新居。
廉培清新家位于胶州老城区内的中关悦府小区,这个新建小区不但配有专门健身场所,四周空地上还种着各种植物,看上去既整洁又温馨。来到小区2号楼1单元,乘电梯上了9楼,早已等在门口的廉培清便热情招呼起记者来。进入屋内,只见液晶电视、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因有地暖,整个屋里暖洋洋的。
家门口坐飞机去旅游
廉培清告诉记者,住进新家第一个月,由于生活习惯问题,家里厕所老是用着不方便,为此还闹出了去外面找公厕的笑话。“现在好了,一切都走上正轨了,哈哈……”说起那段日子,廉培清大笑了起来。让他高兴的是,自从在这个小区买房后,村里一些村民也都纷纷“投靠”了过来,闲来没事老邻居们又能经常一块串门聊天,新机场的建设也一直让他牵挂着,想老家了,众人便一块再回去看看。
“现在村里每月还给我们养老金,逢年过节还发米面,我和老伴这下也成城里人了,日子是越过越舒坦。等新机场建好了,在家门口就能坐上飞机,到时我和老伴坐上飞机旅游去。”谈及以后生活,廉培清一脸满足。
远景
新机场运行等级比肩首都机场
据了解,我市未来新机场运行等级为4F级(流亭机场目前为4E级),为最高等级,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等11个机场等级相当,将可起降A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商用客机。
新机场综合交通中心是全国首个集高铁、地铁于一体,穿越航站楼并在地下设站的“全通型、零换乘”交通中心。工程最大的特色在于与高地铁机场站结合建设,实现航站楼、GTC和高地铁连通。旅客经航站楼连廊到达GTC,可在L1层的长途客站候车厅、旅游集散中心候车厅乘坐公共汽车或出租车,也可在B1层的换乘中心换乘地铁8号线和济青高铁直达市区及附近区市,实现了航空、轨道、高铁等多种交通方式汇聚,形成空陆一体的交通体系。
根据同类机场建设经验,我市新机场工程确定“年开工建设、年全面推进、年主体攻坚、年安装调试、年验收转场”的五年攻坚计划。
据悉,新机场将于年上半年转场运行,届时流亭机场将关闭;高铁(包括济青高铁和青连铁路)将于年底建成通车;地铁8号线规划于年全线建成通车;机场高速将于年与机场同步建成使用。
地铁串成网编织快生活
年,在城阳庙头社区买房的唐静怎么也没想到,地铁1号线这么快就修到了自家门口,他们一家人开始憧憬地铁开通后的生活:放下私家车,掐点出门坐地铁,40分钟就能到市区单位。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实施轨道交通“”工程,每年至少开通一条地铁线路,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由49%提高到60%以上。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市民的“地铁梦”终于变成了现实,我市首条地铁全线开通,到目前多条线同时在建。
讲述
城阳买新房安家落户
年之前,还没有成家的唐静一直住在单位的集体宿舍里,作为外来人,在这个城市里打拼了多年,她的梦想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无非是想在这座城市里安个家,而安家的前提是有一处自己的房子。80后的平度姑娘唐静当时在城阳的一家私企上班,因为住在宿舍里,压根感受不到路上早晚高峰的交通压力和拥堵。很快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唐静和对象打算结婚了,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买新房。经过一番挑选,两人在位于城阳庙头社区的南城阳花苑小区看中了一套房子,小区周边交通便利,每平方米多元,房价也在两人的承受范围内。然而当时两人并不知道地铁会通往这里,只是觉得距离唐静的单位还算近便,很快便开始着手装修。
小区门口竖起围挡建地铁
年,唐静在刚买的新房里结婚了,不久便有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两人又买了一部经济型轿车,开启了幸福的小日子。唐静开车上下班只要20多分钟,而唐静的对象在市北区抚顺路上班,上午9点多就要到单位,但是前往市区的道路比较堵,即使开车也常常被堵在路上,因此他干脆坐公交车上下班。不过早上6点多就要起床,7点左右出门坐车,半路还需再换乘一路公交车,顺利的话一个半小时就能到单位,不过一旦路况不好,走上两个小时也属家常便饭。
年突然有一天,小区门口的马路上竖起了地铁施工围挡,唐静和丈夫这才意识到,他们买的竟是标准的“地铁房”。小区大门前的凤岗路上就是地铁1号线庙头站明挖车站施工现场,很快里面挖开了一个大坑。巧合的是,随后唐静还进入了中铁二十局地铁1号线土建二标八工区项目部,成了这里的一名资料员,该项目部就是负责这一段地铁建设的。从小区到工作单位也就不到10分钟的路程,每天上下班都要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