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海伦」lun传递健康防病知识,引导公众健康行为,建立科学生活方式。
糖尿病是一种与日常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的疾病,患者经常被告知要控制饮食、体重,增加运动等。有人认为患了糖尿病就要与大部分美味食物告别,只能粗茶淡饭。还有人因为初期症状并不明显而没有足够重视,等出现了并发症往往为时已晚。那么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到底要如何去做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糖尿病的饮食原则,食物选择和常见的饮食误区。
一、糖尿病的饮食原则
1.三餐定时、定量
糖尿病患者应尽量保持血糖的平稳,避免较大波动,尤其是使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的患者,降糖不可急功近利。为了降糖而盲目节食或某一顿饭不吃都是不可取的,不规律的饮食不利于医生调整药物的剂量,还会引起低血糖的发生。所以饮食应定时、定量,合理加餐。进餐时间方面建议早餐在6:30~8:30,午餐11:30~13:30,晚餐18:00~20:00,在此基础上最好能将正餐中的部分主食作为加餐,在两餐之间食用,可以更好的缓解正餐后的血糖压力。
2.食物均衡不偏食
每个人都有饮食的偏好,自己喜欢的食物通常会多吃一些,遇到自己不喜欢的多数人会少吃甚至不吃。不过事实上对于成人来说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够满足全部营养素需求,每一种食物都有它的营养优势。所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我们能够均衡的摄入各类食物,食物的种类越广泛越好。对于糖尿病患者更应该避免挑食、偏食等习惯。
3.膳食纤维有利血糖控制
食物为人体提供了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在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中能量来源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葡萄糖是最重要的碳水化合物之一。食物中复杂的碳水化合物绝大部分经过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后才能吸收,并为人体提供能量,血液中的葡萄糖被称为血糖。知道了这一点如果希望餐后血糖能够缓慢升高,就要延缓食物消化吸收过程。粗粮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延缓消化过程,而这些膳食纤维往往在谷物精加工过程中流失掉了。所以只要消化功能正常,最好能在主食中提高粗粮的比例。
4.清淡饮食:少油、少盐、少吃甜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动物性食物摄入量也有了明显提高。这些美味的食物补充了优质蛋白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脂肪。在加上烹调用油量大增,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脂肪摄入量也有了很大增加。另外精制糖虽然可以给食物带来甘甜、愉悦的味道,却能更快的分解吸收,对血糖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减少动物脂肪、烹调用油、食盐、腌菜、酱菜、酱油、精制糖、蜜饯类食品和甜饮料等。
:我们尊重原创。本平台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取需要的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创意不断精彩无限1白癜风哪家最好治疗白癜风要多久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