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海伦新闻
海伦特产
海伦美景
海伦医院
海伦房产
海伦生活

利川历史名人榜廪君詹邈陈世凯黄中

利川,古为廪君地,周属巴国地。利川,现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县级市,西靠蜀渝,东接恩施,南邻潇湘,北依三峡,与重庆四县两区交界,素“水杉之乡”、“黄莲之乡”、“坝漆之乡”美称。年,全市户籍人口9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55.65万人。利川是世界优秀民歌之一《龙船调》的故乡,曾先后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中国歌舞之乡”、“中国诗词楹联之乡”、“十佳书香县市”、“湖北省作协创作基地”、“湖北摄影之乡”称号。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利川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名人。小编从本期开始,将从国史方志中查阅到利川历史名人作分期介绍。

廪君

廪君(?~?),约生活于原始社会末期,古巴国(方)的创始人,被鄂西南土家族人奉为人文始祖。廪君即巴氏子务相。成书于秦汉时期的《世本》称:“廪君之先,故出巫诞。”又《山海经》:“西南有巴国,太嗥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据此可知,廪君为太嗥伏羲氏的后裔。

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原始社会末期,位于清江流域的武落钟离山,有一支从洞庭湖迁徙而来的巴人,居住在临清江岩壁的赤黑两个洞穴里。巴氏之子巴务相生于赤穴,另有樊氏、相氏、谭氏、郑氏四氏之子生于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有一天,巴务相率五姓族人来到清江的河滩上,约定谁能将剑掷于半岩的石洞中,就奉他为五姓族人的君长。结果,樊氏、相氏、谭氏、郑氏等四姓的健儿都没有投中,惟独巴务相把剑投掷到高高的石穴中去,大家齐声喝彩,但并不同意就这样当他们的君长。他们又约定大家各造一艘土船,如果谁造的土船漂亮,而且能浮在水上不沉没就推他为君长。结果又是巴务相获得胜利,于是,大家便一致同意他做五姓人的首领,号称廪君。廪君统一五姓之民后,便建立一个以父系血统为中心的氏族部落联盟,男人在外打樵渔猎,女人则专司生儿育女,主持家庭内务。这样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后,廪君部族开始强大起来,已经不能满足在清江的深山峡谷中生存,于是廪君决定率族西迁,寻求新的家园。廪君利用熟练的土船建造技术,率族人建造大批土船,让大家坐在土船上开始举族西迁。他们从武落钟离山出发溯江而上,历尽艰险,终于来到一个名盐阳的地方。盐阳当时还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其首领叫盐水女神。清江古名夷水,又名盐水,发源于利川(都亭),从西向东蜿蜒八百余里,在今宜都市注入长江,是长江中上游的第二大支流。清江经恩施境内称为盐水,其北面有一块广袤的坝子,即古盐阳地。此地水草丰茂,盛产鱼盐,人民天性自由,加之地处遐荒,民风淳朴,所以当廪君率族来此地,盐水女神不仅热情款待,而且还向廪君表示愿意共存枕席,廪君不愿寄人篱下,因此没有答应盐水女神的请求。盐水女神部落是一个崇信巫术的母系氏族社会,不论是部族事务还是两性关系上,女人都有绝对的权威,所以盐神便没有理会廪君愿不愿意,夜晚便来强行男女之欢,而白天则化为飞虻,与诸虫群飞,遮天蔽日,使廪君东西莫辨,无法继续西进。到第七天,廪君派人拿着他从头上割下的一缕青丝赠送给盐神,并传话给他说:“你把这青丝戴在头上,廪君就与你同居,不然他就要决定离开你!”盐神不知是计,欣然把廪君馈赠的青丝系在头上,这时廪君站在一块阳石上,对着那个系青缕的飞虻一箭射去,正中盐神。盐神死后,漫天飞虫散尽,天地重获光明,被盐神困厄多日的廪君部族在廪君的带领下,占领盐阳,并在此地修筑城池,取名夷城。大家共同推廪君为君主,建立中国西南地区第一个军事部落联盟。常遽《华阳国志》称“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与焉”,这说明到夏禹时期,廪君创立的部落联盟已经俨然是一个与蜀国齐名的方国。廪君死后,传说他的魂魄化为白虎,白虎则成为清江流域土家族人世代祭祀的祖宗神灵。詹邈詹邈(~),利川都亭里人。据《施南府·选举志》记载:“詹邈都亭里人,宋元祐三年,博学宏词科第一”。詹邈生于年,湖北利川都亭里铜锣坝人。家境贫寒,自幼父母双亡,与祖父母相依为命,仅靠家养三只鸭子生蛋换盐吃,他天生聪明伶俐,人莫能及,祖父母节衣缩食,送其读书。他胸怀大志,勤奋好学,家穷买不起绝笔,就以木盘盛沙习字,机敏过人,乡人无不称赞。在他科考之时,主事者请来一位很有学问的和尚为科场撰写一副对联,提学一看就知道出自于僧侣之手,连叹乏人,科场为凤巢虎穴之地,怎么好用一出家人手笔呢。詹邈闻言很不服气,当即口占一联,提学十分赞赏,令换上詹邈佳作。宋元佑三年(),宋哲宗赵煦立博学宏词科,遴选贤才,经地方官员举荐,詹邈赴朝应试。宋哲宗问邈:“家居何处?”邈答曰:“家住清江都亭里,本是钟灵毓秀地,周有蔓子秉忠义,汉有竹王把疆辟。”哲宗见邈出语不凡,遂问:“景致如何?”邈答曰:“东有玉笔朝天,西有万里城墙,南有八宝炼丹,北有卧龙吞江”。哲宗又问:“家有多少人?”。答曰:“七十人担水,八十人打柴,三支船下河运盐,鹞鹰滩头打掉一只,经常缺盐吃。”。宋哲宗惊问道:“有多大房屋?”答曰:“十座牌楼绕墙,千根柱头落地,万片丝茅盖顶,两丈之阔容八生。”哲宗又问:“有多少仆役?”。答曰:“不用仆役,风扫地,月点灯,狗拉弓,猪弹琴,老鼠半夜读五经。”邈对答如流,用精纱绝伦的语言向宋哲宗回答故里的位置、山川秀丽和家境状况,哲宗甚是惊奇,喜呼:“奇才!”哲宗又问一些治国方略,邈旁征博引,一一作答。宋哲宗大喜,钦授詹邈为博学宏词第一名。其实詹邈是与七八十岁祖父母相依为命,靠三只鸭子生蛋换盐,住的是用10块篱笆围成的茅草棚,天穿地漏,风来风扫地,月来月作灯,狗瘦得象张弓,猪冷得直呻吟,老鼠饿得叽叽叫。詹邈高登状元的喜讯传来,里人欢呼雀跃,即修登龙桥以待其荣返故里踩桥,但不久传来噩耗,年詹邈获钦准回归故里,在归乡途中不幸被奸人所害,赍志而没,年方35岁。后葬于利川城四十五里甘溪山北麓杨家沟。《施南府志·人物志》载:“詹邈博学宏词科第一,恩施、利川、建始三县皆祀分贤。”时隔八百多年,民鲜不知詹邈。谈及土家文斗,必以詹邈状元为骄傲。

▲詹邈家乡

陈世凯

陈世凯(~),字赞伯、紫山,湖北利川人,清初军中名将,号称“陈铁头”。清顺治元年()满清入关,虽正式统治全国,但云贵鄂川一带仍崇尚明朝。第二年春,南明大臣何腾蛟被福王朱由崧任命为兵部右侍郎,总督湖广、四川、云贵、广西军务,在湖南澧州招募人马,力主抗清。这一带战事频发,动荡不安。其时,年仅15岁的陈世凯在利川接替黄氏家族世袭的“百户”军权,准备守土平暴。顺治四年,李赤心、高必正、袁宗弟、刘体纯率部降何,后与姚黄、王友进等联合,在四川、湖北交界间进行攻掠,民众恐慌。17岁的陈世凯立即召集乡民,组成团练准备抵抗。顺治十一年,李自成余部刘二虎率部众入利川,把陈世凯的父亲劫去折磨,陈父不屈而死。顺治十四年(),陈世凯以民怨家仇率众与刘二虎的部队激战,斩杀了杀害父亲的义军头目后,退回沙溪堰水驻防。刘二虎率部追至堰水,包围陈世凯的驻地,万箭齐发,陈世凯率部激战,在乱箭中负伤而退,落入枯井中才得以逃身。在井中躲3天,等敌退后,才携家迁至四川万县,往来于重庆与夔州之间。训时,陈世凯依附明桂王朱由榔,被任命为忠州副总兵之职。清顺治十六年,川陕总督李国英率部进守重庆,陈世凯率部请降,被授予副将衔。▲陈世凯老家——凉务乡陈家湾景康熙十年(),刘二虎、郝摇旗、袁宗弟等占据着湖北与四川相连的山寨,聚众数万人围攻巫山县城。陈世凯固守县城,并击退字刘二虎所部的围攻。不久,陈世凯随李国民,使英和西安将军富哈禅追剿刘二虎所部,不久平息刘二虎的这次进犯,-提升为总兵。康熙十一年(),清廷授予陈世凯杭州副将。康熙十三年()三月,清初藩王耿精忠于福建起兵附合吴三桂反清,浙江总督李之芳统兵驻守衢州,令陈世凯赴金华支援围剿耿精忠所部,连续五个月激战,将龙游、阎徐、徐福龙、陈重、叶钟、蒋魁、陈遥、周彪等叛军击溃,生擒叛将凌汝经等,战果辉煌。浙江总督李之芳多次向朝廷报告陈世凯的战功,朝廷授予陈世凯温州总兵,加封都督佥事头衔。当时的温州外,处州为明军占领地,陈世凯处境非常艰险。十一月,明都督徐尚朝纠集部众数万人,逼近金华。陈世凯在金华城南十二里庄,趁来敌尚未聚拢之时发动猛攻,斩杀徐部先锋官叶应龙、徐有功等数将,徐部大败而逃,陈世凯率部追击十余里,歼敌过半,不久,徐尚朝又与明总兵冯公辅踞积道山,立木城,垒石寨,屯兵5万余众,伺机反扑。陈世凯趁大雾天进军徐部,破木城,分兵三路攻击,斩敌万余众,徐尚朝弃寨潜逃。康熙十四年()至十六()年,陈世凯同玛哈达、李荣收复处州后先后击败陈潭头、斩参将郭美才、擒参军陈亮、破明总兵陈得功等等,很快平定温州,稳定温州局面,因战功卓著被提升为左都督。接着,又招降海上反清势力郑锦之的部将林麒、詹天枢、都督陈彬等。康熙十九年,陈世凯署理浙江陆路提督,降明将军刘天福。康熙二十二年()六月,陈世凯晋升为骑都尉,十二月入朝受赐。康熙对他说:“自吴逆煽惑以来,尔提兵征剿,戮力用命,扫荡逆氛,建立功绩,朕甚嘉之。为将之道,务在戢兵爱兵民相安,则地方受福,尔亦可永保勋名。朕每见大功者,易生骄傲,以至文武不和,地方多事,尔甚以此为戒”。康熙十三年()正月,陈世凯被提升为浙江提督。康熙二十五年()四月,陈世凯向部属分条陈述《上谕十二条》,并言:“兵之所习,惟戈矛戟;所尚,惟技石超跃好勇斗狠之心。日月渐积,惘识大义,或遇敌退避,不知报国;或触凶法网,不顾辱亲。如叛逆耿精忠等,皆由不知忠孝故也。请饬直省将军、提督率所属营伍,照文职例,讲读《上谕十六条》,俾荷戈将士咸知忠孝纲常,永无匪行”。皇帝得知后非常肯定他的作法,并谕示:“陈世凯身为武职,乃能洞悉理义,详功敷阵,深为可嘉。自古武职名臣,皆读书明理,精通韬略经史,斯能保守功名,克全臣节。嗣后,武职员遇有亲暇,俱应览书籍,于忠孝大义讲究明悉,其各交相劝勉,以副职任。”陈世凯得旨后撰拟《十六条宣释》,援引经史所载,有关劳任可法戒者,依类附注,为书三卷,奏进,诏予颁行。康熙二十八年()十一月,陈世凯入朝受命在旦夕回任后,于十二月疾作身亡。皇上得知陈世凯病逝,认为他“效力行间,茂著劳绩;简任提督,居官素优,忽闻溘逝,深为轸念,下部议叙”。派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侍卫马武奠茶酒,按朝廷旧例赐予厚葬,并赐谥号“襄敏”。有诗云:汉家飞将旧横行,鞄鼓年来卧不惊。剑倚龙泉轻万马,身先虎穴拔孤城。销锋海国归樽俎,锡土天书别姓名。共说军前容揖客,醉余缓带夜谈兵。黄中黄中(?~),世为蜀人,为龙潭安抚司司主黄俊长子,为支罗峒峒长(支罗今为利川谋道镇地),是土司族人反抗明王朝-的骁将。明嘉靖初年以“俊素贪暴,据支罗峒寨,以睚睚杀人”等罪名,将龙潭安抚使黄俊、支罗峒长黄中父子双双逮捕入狱,黄俊死于狱中,黄中被充军到广西南宁永卫。遇到当地秀才官豹出面担保,始得出狱。黄中狱后,悄悄潜回支罗寨,立即联合四川万县、云阳、奉节等地反明力量,揭竿举义,并组成以黄中为首的反明队伍,设衙门,修关隘,练兵勇,结寨船头寨。船头寨地势十分险要,据《利川县志》记载“峭壁如船,一径可通”,黄中在山上的险道上修起48道卡门,至今能见者还有25道,真是“铁壁三层盘古寨,螺峰四面护雄关”。山上广平如一,水富粮丰,易守难攻,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又据魏文掖著《征支罗记》记载黄中势力范围东至湖北约里的恩施,西、西北至四川万县、云阳、奉节一带,分别相距里左右。黄中的老家在支罗,其他人等在牛栏坪扎寨,与船头寨相距不过几里路程,遥相呼应,互成倚角之势。这里四周沟壑纵横,悬崖绝壁,易守难攻,支罗人将其地自封为天城。黄中依险聚义,联络李实仲、谭景雷等人,造起土皇城,不仅号令上下支罗,而且常常四处出击,“恣行于云、奉、万一带”。同时,联合施南土司覃宜、散毛土司覃启、容美土司田世爵等共同起事,反抗明王朝的-统治,威震鄂西、川东地区。黄中不仅重兵事,而且也重文事,还实行过开科取士,支罗印盒子大丘有蔡状元坟墓,传说为黄中考录的状元。自反明以来,黄中与明王朝分廷对抗达30余年之久。严重危急明王朝的统治。嘉靖四十四年(),明王朝下令四川、湖北、贵州三省共同出兵征剿支罗峒。湖广巡抚谷中虚命参政曹三锡、监军参政洪逵、副使吴邦彦、记功副使王绍元、督哨指挥汤世杰、坐营沔阳指挥王槛等率兵围剿支罗峒,四川巡抚刘自强调派成都五卫、松潘、重庆、忠州、黎雅、石泉、大渡河、坝底、青川、叙泸等地汉兵一万人,土家族地区的酉阳、马湖、平茶、邑梅、播川土兵一万人。乡勇杜致深、龙驹的唐仲享等人。共计2人马,分三路参加镇压。明军在船头寨下集土、汉重兵数十万人马,围攻支罗峒,激战数月之久,仍未攻克,后来湖广巡抚谷虚中派指挥马图、施州卫经历汪泽、知县陈嬉、主薄李源持谷中虚手谕到支罗寨招安。黄中于10月16日带着小妾和几名随从,跟随马图、汪泽、陈嬉、李源等人,下山投降湖北。行进途中,副使王宪鞭打黄中一百,黄中之子黄洪道得知后,大怒,带兵欲杀陈嬉等招抚官吏,马图、汪泽见事不妙,慌不择路,结果人马坠下悬崖,马图腿被摔断,汪泽被当场摔死于崖下。黄中被解押到湖北省城,巡抚谷中虚迅速上奏朝廷“贼首已被俘虏,其余的最好继续通过招安来瓦解”。四川巡抚刘自强上奏主张继续派兵彻底围剿。峒寨被攻破,黄中被监解抚院,后判发配边关,不知其终,反明-斗争宣告失败。明军破支罗峒后大行封赏,如黄龙就因此升任山东青州总兵,后有沙溪周、王、向三姓叛乱,黄龙之子黄柏万,奉旨征平,咨设沙溪宣抚司,黄龙嫡亲之后继成为历代沙溪土司司主。其它部分官兵留此世居或在此地为官,如现居支罗的吴姓,其祖吴有恒就是留此世居的军官;当地殷姓的祖宗殷元仕,即传说中的“殷鹞子”殷总兵,后留此做百户官。当年黄中举义的遗迹于船头寨甚多,如众多的卡门、衙门坪、马道子、洗马塘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lunzx.com/hlxw/246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