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勾勒“六区四线一中心”旅游构架
出版日期:-10-版●头版绥化日报
本报讯(郭长余罗佳许敬民)10月1日,从海伦市区出发,驱车30分钟便来到了海北镇西安村,波浪状的门楣上,以浮雕的形式悬刻著西安村的八大景观,而“西安生态民俗村”七个红色的大字,与前方一望无际的丰收田野很是相得益彰,清新的田园气息扑面而来。走进海伦海北镇西安村生态民俗村,垃圾堆上掘起的公园令我们叹为观止。
海北镇西安村始建于年,原名小天主堂,他们因致力于生态民俗旅游,现在已经打造出山门怀古、春畦种菜、文化雕墙、荷塘撷秀、老屋怀旧、长廊赏墨、广场听歌、花坛斗艳、石街骑马、新人坐轿、柴灶尝鲜、苗圃观花、绿林闻鸟、图腾龙柱、村标石壁、书屋雅趣等十六大景观,妙趣横生,引人留连。
陪同采访的镇党委宣传委员、分管旅游工作的王春波告诉我们,西安村今年已经接待游客七八千人,39家家庭旅店饭店已开门接待游客。据了解,西安生态民俗村只是海伦市把旅游作为新兴产业,打造的一个靓点。
年初以来,海伦市将旅游作为新兴产业,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为旅游产业勾勒出“六区四线一中心”战略构架。具体确定的内容是,六区是以剪纸、二人转为主题的文化互动区,以革命老区和红灯记为基础的红色教育区,以大峡谷省级森林公园为核心的综合观光区,以海北、扎音河、联发等乡镇为重点的民俗体验区,以三圣宫、天主教堂为代表的宗教礼拜区,以扎音河、东风镇湿地为牵动的生态旅游区;四线是纵观东南西北的四条旅游线路,西农以观光农业为主、东林以林下经济为主、南休以氧吧休闲为主、北转以中转旅游为主;一中心是以兴隆大家庭和锦江世纪城市广场两个城市综合体为首的市区消费服务补给中心。并且,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新路径、新方式,支持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开展乡村旅游创业就业,分享旅游发展红利,实现稳定脱贫。到年建设54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每个村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万元,带动户贫困户脱贫。
海伦市旅游服务中心负责人韦秀梅介绍,海伦市的旅游业按照年初计划正在推进重点旅游工作的完成。大峡谷省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已经启动,新建了公园大门,植物园清林工作已经完成,景区栈道、停车场、观光塔土建工程都将开工建设,已经建成了抗联密营、采摘园、绿野山庄等景点;在海北镇西安村、联丰水库景区、联发乡百兴村完成“百家农家乐”项目家;海北镇星火野鸭岛旅游项目建设了码头、蒙古包、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购买了游艇快艇4艘等附属设备;在高速公路、市区及通往主要景点公路两侧设置旅游标志指示牌20块;开展了爱家乡游海伦系列活动,1月9日至10日举办了“为硒而动与学子同行——穿越大美海伦”海伦首届冬令营轰动,7月9日至10日举办“东方红老区行”第二届亲子夏令营后,发出了“爱家乡游海伦”倡议,组织了“硒都消夏游”系列活动15期,参与人员多人;同时和大唐影视、银河文化、哈铁国旅等旅行社合作,向海伦先后发来补硒之旅、阳光之旅、红色之旅等10旅游团近千人次;通过活动极大宣传了海伦景区、景点、“百家农家乐”特色。
眼下,这个市正在推广富硒淘宝、水上游乐、山野探秘等十张特色牌,打造哈黑旅游线上的节点城市,推进“百家林家乐”项目,与外商对接洽谈“水上乐园”项目,计划冬季在星火湖野鸭岛建设“冰雪游乐园”,填补海伦冬季旅游空白。
来源:绥化日报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