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的旧改什么时候可以完成?“老城区”如何焕发青春?北外滩的发展将有哪些规划?如何让虹口市民出行更便捷、更通畅……
东方广播中心和上海发布联合制作的“努力当好新时代的排头兵、先行者——对话区委书记”系列访谈节目今天中午12:00正在FM93.4、AM《市民与社会》栏目播出,今天是第十四期,访谈嘉宾为虹口区区委书记吴信宝,来看亮点↓
-节目录制现场-
旧区改造何时才能完成?市民:虹口每一块土地都是寸土寸金,请问旧改要怎么做?
吴信宝:虹口的旧改难度很大,这些年区委、区政府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一棒接着一棒干。过去五年一共完成.6万平方米、3.42万户,近10万人搬离了棚户区。
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尤其是今年,包括张桥地区在内,我们完成了旧改征收21万平方米。现在大概还剩下70多万平方米、2.8万户。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大概再用5年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旧改了。
-旧区改造-
虽然旧改是虹口最难的事情和最大的民生,但我们不是就旧改来谈旧改,而是从虹口区要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城区出发,来看待市民的住房问题,努力让老百姓能够有更多的获得感。
比如,除了旧区改造的那部分,虹口还有很多小区,我们是按照一小区一方案、一小区一策略的原则,推进住宅小区综合治理。
其中,适宜平改坡的进行平改坡,需要二次供水改造的进行供水改造,需要修路的要修路,需要补绿的要补绿。
近年来,一共实施平改坡个小区,二次供水改造个小区,我们准备在未来3-5年的时间里把所有的小区都整治一遍。
-“平改坡”后的曲阳路街道运三居民区-
-小区绿化景观改造-
又比如,我们在整治完的一些小区楼道内打造“漂亮楼道”。这些小区整治完了之后,楼道不堆物了,环境变好了。于是,居委会就发动居民一起动手美化楼道。
-整治前后对比-
小区治理好了以后,小区外面怎么办?围墙外边怎么办?我们实施高标准管理,推动整个城区品质的不断提升。
比如我们有城市管理标准条:主干道、次干道、支马路一天扫几遍,这些都有量化指标。实施了这些标准之后,整个城区的品质,无论是居住环境,还是外部环境,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
让市民出行更便捷、更舒适市民:虹口的交通未来有什么规划?
吴信宝:交通是虹口的一个大问题。就像有市民朋友概括的,叫南北不通,东西不畅。从北到南,在高峰时间需要一个多小时。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呢?
第一,打通主干道之间的联系。市委、市政府在这方面对我们的支持力度很大。下一步,我们将辟通曲阳路。如果辟通,虹口南北向的交通将会有很大的改善,通行时间预计可以压缩一半。
另外,我们还准备拓宽海伦西路,让虹口东西向的通行更加顺畅。这两项工程都列入市级重点工程,预计2-3年内可以实现通车。
-海伦西路拓宽后效果图-
第二,如果大家仔细看地图,虹口的区域形态是窄马路、小街坊、适宜人居的。我们的想法是主干道打通之后,继续维持这种区域形态不变,鼓励市民绿色出行,多利用地铁和公交车。
虹口现在已经有了5条轨道交通线路,在规划中还有两条线路,一条是19号线,一条是20号线。19号线纵贯虹口南北,这条线路通车后,从北向南只要20分钟;20号线将方便虹口北部地区市民的出行。
第三,打造滨水慢行系统。虹口的水系是中心城区当中保留最完整的。从地图上看,从北向南,东面是从宝山区流入的南泗塘,到沙泾港,最后汇入虹口港,然后流入黄浦江;西面是从静安区流入的西泗塘,到俞泾浦,也是汇入虹口港,再流入黄浦江;中间还有一条贯穿东西的河——江湾市河,整个水系像一条项链一样环绕虹口。
所以未来,我们准备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打通整个滨水区域,形成一个滨水慢行系统。河道周围十米以内的违法建筑全部拆掉,然后打造成步行道和骑行道,这样市民朋友就可以环水走通整个虹口。
-虹口河道-
今年我们重点打造了北外滩滨江贯通工程,6月底基本实现贯通,7月1日已向市民开放。争取再经过几年,把滨水慢行系统打造好。
为了打造一个良好的亲水环境,今年我们的中小河道整治工作也是做得不错的。首先是疏通河道,完成了14万立方米的清瘀;然后是进行了水体修复,引入了大量水生植物,还实施了雨污分流设施改造。
此外,中小河道的水质取决于岸上,为了防止再污染,我们把岸上的排污口全部封掉。到今年6月份的时候,水质已经不错了,有鱼,还吸引来了水鸟。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虹口打造高品质城区的愿望一定会实现。
-中小河道整治成果-
老城区”如何焕发青春?市民:虹口未来以什么立区?将会在哪个方面形成区域的特征和特色呢?
吴信宝:虹口是居住大区,我们有产城融合的优势,同时要以营造环境为核心,努力把各类环境营造好,自然而然的,很多企业和各种业态就会在这里集聚。
虹口“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是功能区规划:南部的北外滩功能区、中部的商旅文体功能区,北部的科创功能区。
-南部地区(北外滩)规划图-
-中部地区规划图-
-北部地区规划图-
我们在南部北外滩成立了北外滩集团,在中部地区是音乐谷集团和长远文化集团,北部地区是科技投资发展集团。由这四个功能类集团来营造功能区的环境。
同时,我们还将功能区管委会和功能类集团合二为一,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打造一个开发区的2.0版本,通过环境招商把虹口的经济功能做大做强。
-上海音乐谷区域效果图-
我举个例子,深化服务企业是今年虹口的一号课题。为此,我们做了三件事。
第一,提升企业登记业务审批时限。全市是5个工作日,虹口是3个工作日完成。
第二,复制推广“全网通办”。需要区级审批的15个事项,都可以在网上进行。
第三,服务好各类企业。今年我们下了很大力气,搭建了信息系统收集企业反映的各种问题。今年,大概有0多个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这不是权宜之计,不是只干一年两年,而是要干个十年八年,争取让企业的困难第一时间有人研究,企业的发展第一时间有人关心,企业的需求第一时间有人响应,力争把虹口打造成为创业者的热土,企业家梦想成真的天堂。
北外滩未来如何发展?市民:我住在霍山路,生在北外滩、长在北外滩,退休了也在北外滩。我有一个期盼,就希望区委、区政府能够把北外滩打造成今后上海的一个品牌。
吴信宝:北外滩是虹口的宝地,它和陆家嘴、外滩形成黄金三角。北外滩4平方公里,滨江岸线2.5公里,滨河岸线是0.7公里,北外滩的未来有无限可能,但怎么实现呢?
-虹口滨江夜景-
第一,从历史风貌保护来看,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就在北外滩地区,这里有下海庙、提篮桥监狱、犹太难民纪念馆和白马咖啡馆等历史文化建筑,还有很多百年以上的老建筑、霍山公园这样有百年历史的公园。
-霍山公园俯瞰-
最近,我们找了一些专家对这一区域进行了研究。专家建议,在这里打造以“海上方舟”为主题的特色文化区域,形成商旅文博功能,会有一些博物馆、艺术品展示馆、特色餐饮酒吧和精品酒店。
-犹太难民纪念馆-
-下海庙-
第二,从整体产业形态来看,目前北外滩的产业形态非常好,长板就是金融和航运产业。在航运方面,已经集聚了航运企业多家,功能性机构30多家,这个区域已经成为我国甚至亚洲航运要素最集聚的区域之一。
-国际客运中心-
在金融方面,北外滩跟陆家嘴、外滩错位发展,现在有0家金融企业和机构,重点突出财富管理特色,管理资产规模达到4万亿元。
最近一些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的元素也进来了,所以这个区域将来一定会形成多元复合的产业形态。
第三,从基础设施来看,主要是提升网速。我们在北外滩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把这里打造成为网速最快的区域之一。
今年在滨江贯通时,我们实现了无线网全覆盖,有的地方笔记本实测速度可以达到兆,手机的实测速度达到兆,是一般手机上网速度的倍,基本上可以实现视频转播和视频会议。
-超·爱上海信息亭-
此外,我们非常注重绿色发展,打造绿色北外滩。就是以绿色设计、绿色交通、绿色建材、绿色生活和绿色工作为主,打造绿色品牌。比如,国家绿色技术银行总部将落户在北外滩。
-虹口绿色科技产业园一期效果图-
同时,今年虹口滨江贯通之后,为北外滩的品质提升提供巨大支撑。从外白渡桥过来,一步一景,市民有了一个非常好的休闲空间。目前已经开放的面积大约3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13.7万平方米的绿化面积,被称为城市森林。
-虹口滨江置阳段-
比如,在置阳段,我们开放了一个平方米的市民广场,大家可以在这里搞很多休闲文体活动。将来在扬子江码头,会建成一个2万多平方米的广场。已经通车的轨道交通12号线也是一站一景。
-轨交12号线国际客运中心站-
比如,从12号线国客站下车后,可以直接从地下去白玉兰广场,下雨天白领上班不需要打伞;从提篮桥站出来之后,步行2分钟不到,就可以到达上实剧院。这是一座正在建设中的国际一流的音乐剧剧院。
-白玉兰广场-
“彩虹计划”助力虹口教育市民:虹口今后对于发展教育有什么打算呢?
吴信宝:教育作为百年大计,怎么重视都不为过。第一,教育要以孩子为本,我们实施了“彩虹计划”,一共七大工程,每一个工程都有三四个项目。
其中,我们在实施国际交流工程时有一个心愿,那就是虹口的孩子,如果小学或初中没有出过国,高中争取要让他们出国一次,去开阔一下眼界。
-“彩虹计划”国际交流-
第二,要重视吸引和培养优秀教师。我们的教师队伍,不仅要有全国的人才,也要有全世界的人才,必须是更加开放的。我们希望以一个更加开放的姿态,吸引大师名家来虹口任教,提高教育质量。
第三,注重优质教育的均衡化。通过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希望让所有的孩子享受均衡化的教育,办好家门口的学校。
吴信宝和现场市民合影留念
资料来源:上海发布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