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琼仪
编
鱼非子
年,海伦司创始人徐炳忠把第一家海伦司小酒馆开在北京五道口;
年,海伦司小酒馆总计开有家门店;
年9月,海伦司在港交所上市,被称为“小酒馆第一股”;
截至年3月25日,海伦司线下门店达到家,覆盖26个省级行政区及个城市。
3月28日晚,海伦司发布年年报,报告显示:年,海伦司首亏2.3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盈利.2万元人民币,由盈转亏;经调整后,净利润约1亿元,同比增长32.2%。营业总收入18.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
今年2月,海伦司曾发布业绩预告称,年公司净亏损约为2.1-2.3亿元。自此,唱衰海伦司和小酒馆的声音便不绝于耳。其中,说得最多的是海伦司极有可能走上海底捞的老路,无脑扩张将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么,真相是否如此呢?
带着这份年报,我们不妨来“三问”海伦司。
01
第一问:
亏还是没亏?
众所周知,年报中显示的净利润或亏损是评判该企业整年“生态”的直观标准。据年报显示,海伦司年收入约人民币18.36亿元,同比增长.4%;经营利润约3.05亿元,同比增长.2%。
其中,归母净亏损2.3亿元,其中主要由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2.08亿元、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0.92亿元和上市开支0.31亿元等一次性损失导致,经调整后,净利润为1亿元,同比增长32%。
据行业人士分析:“一般是经调整利润更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