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聚焦课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作为学校的新鲜血液,青年教师肩负着学校未来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任。为了检验和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夯实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互动的交流平台。莆田第八中学开展了-学年度上学期青年教师汇报课系列活动。年1月8日至14日,为期五天的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共有来自10个学科的19名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各教研组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群策群力,为青年教师出谋划策;讲授的各位青年教师更是认真准备,虚心请教,结合自身优势,选择适合自己又能展现自我素养的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整个汇报活动中,每位青年教师都展示了精彩课堂,展现了青年风采。
历史组:同课异构大放异彩
年1月8日上午,莆田第八中学历史教研组张武镇与林秋萍两位青年教师选择了统编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辛亥革命》进行同课异构,为大家呈现了两节精彩的公开课。
张武镇老师注重史料实证与知识素养的提高,在系统梳理课本知识点后讲本课内容分为三个子目:百载锐于千年—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辛亥革命—中国历史新纪元;辛亥革命的历史遗产—敢叫日月换新天。张老师善于运用多种史料,深入浅出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经过,结果,同时对其历史意义和局限性进行全面评价。
林秋萍老师以三段国歌的片段导入引导学生品读“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探寻其背后的政治、历史背景。整节课分成四个环节,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详略得当,国歌的引入让整节课堂有了主题,在品读中思考,在鉴赏中落实,史料恰当,节奏紧凑,学科的核心素养融入其中,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自然推动着家国情怀的升华,最后的“今日之中国,正是昨日之先烈,为之奋斗的明天”更是发人深省。林老师在对教学内容准确把握和透彻分析的基础上,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合理设计教学过程,以灵活多样的辅助教学形式,精心设计的教学课件,层次清晰的教学结构,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让课堂师生互动气氛愉快,精彩纷呈。
活动结束后,参与听课的教师一起进行了交流点评,针对每一节课都提出了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和看法,既有肯定,也有深刻的剖析;既有对课堂教学感性的认识,也有理性的升华。深度评课让青年老师获益很多,对他们的成长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物理组:展风采促成长
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全面帮助、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莆田第八中学物理教研组了青年教师公开课教学研讨活动。
首先是今年新入职的林慧晶老师展示《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一课。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一场特殊拔河引入新课,成功调动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积极性。接着利用气球,遥控汽车,磁铁等教具设计了三个小实验,引发学生思考:两物体间作用力是相互的。接着学生利用弹簧测力计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最后,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异同点作对比归纳总结。
第二节是青年吴金勇老师的《测量物质的密度》。吴老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了密度测量原理、测量工具及基本步骤。接下来层层推进,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利用对比法测密度。逻辑严谨,思路清晰,展示其深厚的教学功底。
在评课环节中,分别由指导老师陈秋老师和林昌良老师、主评老师邓黎阳老师和沈锦洋老师做了点评,其他老师积极发言。
老师们肯定了新教师具有较好的教师基本素质,有扎实的教师基本功: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教态自然、有亲和力、教学态度认真,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展学生活动和实例分析,使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新教师的成长之路绝对离不开优秀老师的帮扶,指导老师陈秋老师在课前帮助新教师磨课,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教学建议:1、教师要加强学生活动的指导,控制好活动时间。2、实验过程中要让实验现象明显。3、在此课重难点的把握上给于指导与建议。
此次汇报课活动是向同事学习、交流、提高的一次重要机会。深度评课让青年老师受益匪浅,对她们的成长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为了讲好课,教师需要精心备课,课堂上教学设计要严谨,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获取高质有效的教学效果。
语文组:青年教师展芳华同心勠力共成长
凛凛冷风,天寒刺骨,但抵挡不住大家对教学研讨活动的探索热情。为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地适应当下课程改革的浪潮,年1月12日上午,莆田八中语文教研组组织开展青年教师公开课教学研讨活动,全组教师齐聚录播室,积极参与。
第一节课由高一的陈丽璇老师授课,陈老师选择了统编新教材第七单元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节选)》一课。虽是新课文,且篇幅较长,但陈老师能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内容,思路十分清晰。整节课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旨在引导学生参悟生命意义,树立积极向上的生命观,培养承受苦难的能力。课堂最后,陈老师用学生熟悉的聋哑女作家海伦?凯勒、“千手观音”邰丽华、医院院长张定宇三个例子,再次启发学生对于本文主题的思考。
第二节公开课是高二刘莉娜老师教授的《虞美人》。“老”课如何上好?如何上得出彩?这成了刘老师备课时思索的重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对课文内容和单元教学目标的认真揣摩,最终呈现给在场老师的是一节亮点纷呈的课。刘老师将跨媒介阅读融入教学,扣紧“因声求气”这一教学重点,通过朗诵、唱和吟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吟唱文化传统的兴趣。同时通过学生对《虞美人》一词的理解,用画境表达诗词,做到了“词中有画,画中有词”。
公开课后的评课环节,听课教师进行交流点评,提出对这两堂课的意见。语文组长邹荔娟指出:《我与地坛》通过景物描写或直接或含蓄地传递出作者的情感和审美。跨媒介阅读可使古诗词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吴正平校长和龚亦斌副校长也参与了听评课过程,并提出指导性教学建议。
信息组:相约课堂谋成长
为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探索高效课堂的构建方式,莆田八中信息组在1月12日上午开展了一节公开课活动。本次公开课为李国强老师的一节高一新课《3.4恺撒密码》。
为上好这一节课,李国强老师积极地备课、做课件,组内探讨、交流,研究教法、学法。课上,李国强老师首先通过教学情境的导入,引起同学们对数据安全的兴趣,接着引出数据安全的一种方法就是设置密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方法呈现灵活多样的特点,教学思路清晰、学科教学模式新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本节课,同学们也收获良多,对数据安全有了更清楚的认知,同时,也提高同学们的数据安全意识。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勇于质疑、乐于展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充分展示了我校的师生风采。
公开课期间,全组教师能积极参加到听评课中,并在课后认真地进行交流与讨论,在组长陈惠菱老师的主持下,大家畅所欲言,都能把自己对课的理解、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抛出来,供大家思考、学习,使大家受益匪浅。特别针对接下来的教学情况,也做了一次深入的探讨。
政治组:集思广益共享精彩
政治组陈志高、林珊珊两位老师积极响应,认真准备,精心设计,于1月13日上午为我们呈现了各具特色的两节课,充分体现了政治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扎实的专业功底。
第一节公开课是陈志高老师教授的人教版政治高二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课。本节课结合高二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新鲜事例——嫦娥五号成功返回地球的事例串联整课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探究精神,引导学生自主获取新知,提高课堂实效性。
第二节公开课是林珊珊老师授课,林老师选择人教版政治高二必修4《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节内容,通过用PPT展示“实用主义者詹姆士的话,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有关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内容,首先强调了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然后讲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最后得出结论: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应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整节课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在整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课堂讨论热烈,交流广泛,思维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
课后,听课老师们开展了评课活动,大家对这两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授课过程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评课老师们认为,陈志高老师在教材设计上,选取的案例贴近时代脉搏,善于运用课堂资源,注重课堂的生成,通过以小见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达到“立德树人,深入学习”的目标。林珊珊老师充分利用社会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来带动学生对真理的思考,表达能力很强,思路清晰,语言富有逻辑,归纳整理升华知识的能力强。
化学组:同课异构共出彩
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打造新理念下的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周我校开展青年教师公开汇报课活动。化学组陈丽双老师和徐珊珊老师积极报名参加,并且认真准备,精心设计,对《离子键》进行了一样课程,一样精彩纷呈又不一样解读的课堂展示。
两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很好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课堂教学层层递进,解决课程的难点和重点,同时能激发学生探究和求知欲望。
课后在录播室进行了评课活动。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大家肯定了这两节课的优点:教学设计合理,教师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各环节齐全,过渡自然,教师基本功扎实,学生配合积极,课堂气氛融洽。
英语组:展课堂风采促教师成长
年1月13日下午,执教七年级的郭丽丽老师和执教八年级的江赛清老师为学校老师呈现了两节精彩纷呈的英语课。
在上汇报课之前,两位老师在各自的备课组内进行了两次磨课。她们虚心听取了本备课内各组员的建议,对教案和课件进行了多次的调整和改进。
郭丽丽老师执教的课题是七上Unit4Topic2SectionB。丽丽老师的英语口语流利、标准。她将本节课的重点句型和单词用思维导图呈现在黑板上,让听课老师们对本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课上,她游刃有余地利用希沃白板,极大地提高上课效率。学生们在老师的合理引导下对课堂的参与度很高。他们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的各种活动。这是一节英语听说课、整个教学过程步骤完整、符合实际、条理清晰。课的前半部分从难到易,由浅入深,不着痕迹地通过听、说、看、预测等活动让学生有效地输入,最后老师还对课堂主题进行了情感升华,呼吁孩子要关爱保护动物,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
江赛清老师执教的课题是八上Unit4Topic2SectionD,她挑战的是多数老师不愿意尝试的难度系数较大的英语读写课,可谓勇气可嘉。课堂上的她亲切自然,注重和学生交流。教学目标明确,围绕学生的读写能力的培养展开。在复习环节,她把枯燥无味的语法规则和单词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并引导学生画思维导图,理清知识体系。在最后的输出环节,她将新冠病毒作为写作主题,在教学生写作技巧的同时灌输给学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传统优秀思想。
课后,英语组的邹国春组长组织各位老师进行了评课。各位评课老师肯定了这两节汇报课的亮点,也提出了各自的教学思考和建议。大家各抒己见,现场气氛活跃。听课老师一致认为两位开课老师老师基本功扎实、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各部分间过渡自然。
生物组:观摩交流促成长
为了展示青年教师的教学风采,加强教学研讨促进共同提高,生物组老师们积极参与开课和听评课活动。1月14日上午陈瑞丹老师举行了《生态系统》和张丽玉老师举行了《动物的运动行为》这两节公开课。
课前两位老师都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并精心制作了生动优美的课件,课堂上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并运用多媒体动画和许多形象生动的图片详细解析了基础概念和突破了各个难点,学生学习态度良好。
公开课结束后,两位老师先分别简述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意图和进行了有效的教学反思,接着其他老师们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评课,充分肯定了这两节课的精彩之处,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无论对于开课老师还是听评课老师,都是一次很好的交流、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地理组:携手共进共同成长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理组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的基础,地理组两位教师于年1月14日上午各讲授了一堂公开课。
第一节课,吴淋淋老师对《滔滔黄河》这一节的内容进行了精心准备和细致的分析,较好地完成了此次的公开课活动。吴淋淋老师此次公开课准备得比较到位,教案设计结构清晰明确,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比如用黄河之旅来分析黄河各河段的特征、主要问题,让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由易到难自然平稳的过渡到新知识中去。
第二节课是由方巧凌老师带来的《地质灾害》这一节新课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方巧凌老师能够很好得与教材相互融合,教学目标具体明确。在教学环节中,和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自主思考总结,得出结论和定义,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条理十分清晰,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从新课的导入环节、新课的合作探究过程、以及到巩固练习等环节中,都十分顺利而又流畅的完成同时也现实了教学目标。同时将新课内容结合视频实例展示出来,让学生感悟更深,从而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有更深的理解。
地理组全体成员在公开课结束之后,立即在录播室展开了评课教研活动,每个参加听课的老师们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建议,具体指出了两节课的亮点和不足。此次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实践教学理念、锻炼自己、展示才干、交流学习的平台,使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得到了磨炼,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数学组:因生动而精彩
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教研活动能扎实有效的开展下去,在教研室的认真组织下,年1月14日,莆田八中数学组在学校录播室举行青年教师汇报课教研活动。学校领导和数学组的教师,观摩了由青年教师许娜执教的《余角和补角》及高三毕业班教师程金镇老师执教的复习课《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许娜老师作为一名是刚入职的教师,在指导老师郑建清组长的带领指导下,她把这节课上得有声有色,紧紧把握教学重难点,层层推进课堂教学,立足于学生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程金镇老师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本次公开课程老师能紧紧围绕高考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薄弱点组织复习内容,注重知识间的联系,课堂上能适时对学生的复习方法作指导,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数学组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圆满结束,我们很欣慰地看到青年教师的不断成长。当然,我们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是处,在今后的教研组教研活动要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活动中青年教们新颖的教学模式、娴熟的教学技巧、从容的课堂驾驭能力,精彩的课堂教学风采,深深吸引了学生和听课老师,让每位听课者受益匪浅。此次活动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也为所有教师营造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的良好互动氛围,并且实实在在获得了如何上好一节课的宝贵经验,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本期顾问:吴正平
本期校审:龚亦斌
本期撰审:林秋萍
本期指导:叶玉钗
本期编辑:王桂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