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海伦新闻
海伦特产
海伦美景
海伦医院
海伦房产
海伦生活

精准扶贫扶贫路上赤子情

医院订阅哦!“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说。而在前不久召开的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部际联系会议上,为了共同打好乌蒙山片区脱贫攻坚开局之战,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要求,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结合片区实际贯彻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务求开局之年首战必胜。赢得这场战役的关键还在于“精准”,深入了解老百姓的需求,挖掘地方发展潜力,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片区脱贫攻坚。在乌蒙山片区挂职的甘红、在湖南新田挂职的荀志坚,都努力将“大扶贫”与“小扶贫”结合起来,利用专业优势,在土地管理、地质调查等方面提供支持。还有像王余强、陈军这样深入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国土资源干部,他们用赤子之心,帮助群众改善生活条件,从“输血”转向“造血”,暖人心、顺民意、聚民力,确保国土资源各项扶贫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春城使者甘 红国土资源部挂职干部、云南省昆明市政府副秘书长本报记者刘振国甘红(中)走访贫困户。“天生丽质却不善装扮。”谈到云南昆明的发展,甘红借用了当地政府一位负责人的话,“我希望在挂职工作中既做好学员又做好服务员,把春城规划建设得更加美丽。”自去年7月13日到昆明市政府报道,甘红就任副秘书长将满一年。挂职以来,甘红就昆明的土地管理特别是闲置土地处置、房地产政策完善等所作的分析、建议,解决了多个实际问题。毫无疑问,从北国京师到彩云之南,从此前的国土资源部调控和监测司综合处处长到省会城市副秘书长,甘红较顺利地实现了他所说的“从宏观到微观、从全面到具体、从政策制定到政策执行的角色转变”。“仅一宗闲置土地处置,市政府就要与当事企业进行几十轮谈判,这是在中央部委工作接触不到的。”甘红表示。正是在他的建议下,昆明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去年主持研究有关工作,全市闲置土地处置率迅速达到98.5%,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得到了云南省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肯定。原来在部机关尽管也是从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但更多的还是抽象概念。“在地方工作直接面对当事人,每宗土地、每个矿权、每个规划建设指标都涉及重大经济利益,政府所做决策既要依法依规,又要兼顾各方诉求,寻求破解之法的过程艰辛曲折,但来之不易的结果却令人颇有成就感。”甘红说。甘红举例说,在涉及某航空公司一宗机场土地的收储补偿时,一般人以为“有偿取得”就是招拍挂。其实,有偿取得分为出让、租赁、作价出资或者入股以及授权经营等4种情况。“这个机场的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属于授权经营而非划拨取得,政府收储时的补偿应通过市场评估方式综合确定。依据明确了,路径找到了,问题自然好解决。”甘红说。通过这些案例让甘红明白,当好挂职的“服务员”,应该更多利用自己对政策相对熟悉和对全国情况了解较多的优势,结合地方实际多提“管用的参谋意见”,为当地政府不碰政策红线、保障项目顺利落地尽绵薄之力。“授权经营类的土地全国只有几十宗,能够实实在在地帮助地方解决问题,还是挺自豪的。”甘红高兴地说。昆明处于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挂职工作属于“大扶贫”。同时,按照市政府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要求,甘红还“承包”两户贫困户的“小扶贫”任务。“一方面我做着更高层次、更大范畴的扶贫工作,另一方面又有具体的帮扶责任,在挂职锻炼期间,我将兼顾‘大扶贫’和‘小扶贫’,努力为春城的科学发展和百姓福祉尽心尽力,决不辜负国土资源部党组对挂职工作的期望和要求。”甘红对记者说。萦怀百姓总关情荀志坚国土资源部挂职干部、湖南省新田县委副书记首席记者李倩荀志坚(前左一)与湖南省地球化学研究所负责人在新圩镇桐木窝村调研部里干部和自家兄弟打了半辈子光棍儿的60岁五保老人娶上了新媳妇儿。最近湖南省新田县龙泉镇新屋场村发生的新鲜事儿,成为附近十里八乡的美谈。说起源由,大家异口同声:“还不是因为住进了新房!”“以前夜里打个雷下个雨,我就翻来覆去睡不着,生怕困难户的房子垮塌。”村支书刘道忠说,自打村里建起了老年公寓,他这心呀,踏实多了。“每次进村,我都直奔老年公寓。”国土资源部挂职干部、湖南省新田县委副书记荀志坚说。新屋场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也是最让他牵肠挂肚的村。荀志坚是国土资源部离退休干部局生活福利处处长,年8月,他主动要求到基层挂职,经过组织研究被派往国土资源部定点扶贫的新田县挂职,并定点扶持新屋场村新农村建设。初进村时,荀志坚就坦然告诉刘道忠,自己代表国土资源部带来的资金不多。没承想,刘道忠一样爽快:“我们不要钱,精准扶贫就是要扶产业、扶基础设施、扶长远规划。”给钱给物式的扶贫,只能解一时之困,甚至让贫困户产生依赖心理。刘道忠记得,前些年县里搞养殖扶贫,发给每家每户一头特种牛,有的贫困户把牛牵回家就杀掉吃了。“要不是党和政府的关心,我们现在还是贫困户。”村民刘柏才告诉记者,他家将土地全部流转给公司,自己到公司务工,每月工资四五千元,目前家里盖起了新房,迎来了生活的好光景。新屋场村临山面水,风景优美,未来能不能依靠旅游,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眼见村子一天一个样,荀志坚想得更长远。刘道忠信心满满地说,未来的新屋场将是观光、休闲、养生的好去处。“抓产业促增收,抓项目夯基础,抓村庄改造树形象,抓旅游寻找新的增长点,抓基层党建助推各项工作。”荀志坚这样总结新屋场村的扶贫经验。挂职扶贫有期限,结下的情谊无终点。刘道忠常对荀志坚说:“虽然扶贫干部干满两年都要回北京,但这儿就像是你们留下的一个孩子,一天会比一天好,请常回来看看。”荀志坚慰问新田县岁的第一长寿老人一腔热忱和一缕清风“他们为当地的公务员队伍带来了一缕清风。”自年对口扶贫新田县以来,国土资源部先后派出六任优秀干部赴新田挂职任县委副书记,他们踏实、严谨、热忱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当地干部的普遍赞誉。作为承担部14年对口扶贫新田收尾工作的最后一任挂职干部,荀志坚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尤为重大。在新田县委书记唐军印象中,荀志坚是个喜欢琢磨事、谋划事的干部。新田发展富硒产业尝到了甜头,而永州市其他多个县区还在贫困线上,能不能给永州全境做一次土地地球化学调查,让更多人受益?为此,荀志坚多次登门拜访中国地质调查局专家,表达当地的迫切需求。“我们是被荀书记的执著打动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土地地球化学调查工程首席专家成杭新主任说。土地地球化学调查项目确实需要与地方需求对接,才能更好地发挥效应。他们将在~分两年为永州全境做1∶25万土壤详查。“多亏荀书记带来了找水地质队。”位于枧头镇黑砠岭村的龙家大院是距今多年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古村落民居和古文化遗址至今保存完好。村民们谋划开发旅游产业脱贫致富,但苦于缺水,项目迟迟不能启动。荀志坚了解到情况后,迅速安排湖南省地矿局地质队到村里找水打井。地质队一位工程师告诉记者,每次勘查项目,只要一个电话,荀志坚就会到现场全程跟踪。怀揣感情和热情扶贫,让荀志坚扎根新田,和新田人心连心。扶贫期间,荀志坚经常放弃节假日回北京与家人的团聚,为工作尽心尽力。“新屋场的村民就是自己的亲人。”荀志坚说到做到,年除夕,荀志坚带着家人留在了新田,来到新屋场村走访慰问20户困难群众,与老年公寓的贫困群众一起拉家常、吃年夜饭,其乐融融。“因为扶贫,我们所做的一切,原来如此美好。”荀志坚说,每到夜幕降临,环村路上一盏盏路灯照亮整个村庄,看着村民们三三两两走出家门,或悠闲散步,或东家长西家短地聊着天,或跳起欢快的广场舞时,他就知道自己已经找到一个扶贫干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那一刻,暖暖灯光不仅照亮了一位扶贫干部的心路,也照亮了一个村庄的未来。小王书记的“秘密武器”王余强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派驻海伦市长发乡长华村第一书记本报记者孙佳岩行军作战,军队指挥官有一样东西必须带着,那就是地图。心里有数,知己知彼才能打赢胜仗。而现在记者要说的这位“带图上岗”的是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小王书记”的王余强。36岁的王余强是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政务中心业务二科科长,从去年9月份被省厅派驻到海伦市长发乡长华村担任第一书记。下车伊始,王余强就着手摸清家底。通过座谈走访,他了解到长华村的穷,在全市是出了名的,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全村贫困人口是总人口人的一半以上。乡亲们世代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却依旧在贫困中挣扎,帮助他们走出贫困,走向富裕,这是黑龙江国土人的共同心愿。王余强还记得,当他第一次到一户老乡家走访时,老乡就摘下园子里的黄瓜和柿子说,“这是我们家种的,小王书记你尝尝吧。”乡亲们的淳厚让他心里暖暖的。为使工作进展一目了然,他请测绘局设计出一个“秘密武器”——高清地图,扶贫项目、重点贫困户位置上墙,致贫原因上表,明确帮扶责任人与措施,帮扶情况一目了然。有了高清地图,王余强就可以“挂图作战”,村干部与贫困户一对一形成帮扶对子,逐渐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王余强说,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中马向阳被派驻的大槐树村,土壤含有大量的硒元素,他最终借助富硒产业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而巧的是长华村土壤检测报告中显示,这也是一片富硒土地,专家已经得出结论,整个海伦地区土壤都是含硒的,而长华村所在位置硒的含量还是很高的,在农民家取的大米样经过专业机构检测完全符合国家富硒稻谷的标准,是个聚宝盆。王余强通过网上查询,富硒米在别的地方卖出的价格要远远高于长华村,可之前长华村村民,并没有把“富硒”看成是宝贝。村党支部书记孟广义说,我们村原来都是各家各户各自为战,如果遇到买方压价,农民的权益就很难得到维护。关于这方面,王余强想得很多,首先要想打造“富硒大米”品牌,大伙必须团结起来、集中经营,成立农民种植合作社;而在销售上,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订单农业,集中生产销售,甚至可以通过快递直接送到买家手中……他还准备发起一个富硒大米众筹项目,筹集一笔资金用于大米的加工、包装、物流,用“众筹”的手段解决农民“种愁”难题。王余强说,前景看起来越美,自己身上的担子越重,但他有信心团结带领全村人民摆脱贫困奔小康!“三勤”书记陈 军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驻固始县陈淋子镇红花村第一书记郭立新年10月,陈军受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委派,到固始县陈淋子镇红花村担任第一支部书记,刚刚四十出头、军人出身的他知道这是单位对自己的信任,不由得信心满满。没有在农村工作过的他以为,不就是去搞重点扶贫吗?只要有厅里的支持,搞它一个大项目老百姓不就富起来了?刚到红花村的第一天,陈军一下车便被村里的一帮老少团团围住了,大家都好奇地想看看这省城里来的村官长啥模样?老人看后直摇头:唉,小年轻,“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看来也指望不上。一进村部,映入眼帘的一切也让陈军大吃一惊:几间破旧的砖瓦房,满院子杂草丛生,破旧的墙壁上依稀还能看见几十年前刷的标语……在城里长大的陈军有些愕然,这样的农村场景只在电视上见过,没想到现实中真的存在。送他前来的厅机关党委副书记老石看在眼里,下午又让村干部带陈军走访了几户困难群众,回来后,石书记才语重心长地说:“陈军同志,组织上委派你到红花村来,就是为了响应党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的号召,大别山地区的人民为中国革命付出了许多,希望你能够在挂职锻炼期间为这里的老百姓做实实在在的事情,我们会全力支持你的!”第二天,陈军就开始对全村进行调查摸底,深入了解乡亲们贫困的原因。原来红花村位于固始县最偏远的东南山区,与安徽省金寨县接壤,由于人多地少,大部分青壮劳力为生存都外出打工了,家里剩下的多为老弱病残。同时,红花村还是一个用水困难村,村民全靠降雨积攒下来的水供人畜饮用。陈军一头扎了下去,和老人们谈,和妇女们聊……鞋子磨烂了,话说太多嗓子发炎,饮食不习惯引起腹泻,几个月下来他明显憔悴了许多……这一切都被大家看在眼里,早先那些认为他是来“镀金”和“装样子”的人开始点头:这个年轻人像是个干事的人!渐渐地,原来冷清的小村部变得热闹起来,村民们有事无事总会来找陈军聊聊,陈军的工作日志上也写满了大家对村里发展的巧思妙计。村民发现,平时陈军在工作中有“三勤”:眼勤,遇事善于去观察;手勤,凡事总爱记录下来;腿勤,事无巨细他总爱亲自到现场。在村里由省国土厅投资的正在施工的土地整治项目工地上,陈军手里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着每一处施工数据,对每一处细微的质量问题向施工方提出自己的意见。在新开挖的蓄水塘边,他建议养一些鱼鳖虾蟹来帮助解决村里开支难问题;在新整治的地块边,他强调,这一次土地重新分配,一定要考虑到那些嫁到当地的外来媳妇!春播开始了,陈军深知时节不等人,在支委会上,他号召党员干部在忙完自己的农活时要尽量多帮帮困难户,他自己则一头扎进秧田里帮助农民插秧,农户为了感谢,非要按天给他计报酬,陈军憨厚笑道:应该的!你只管我一顿粗茶淡饭就行,农户说:我上哪儿也找不到像你这样的“便宜工”啊!春去秋来,一年多过去了,人们发现红花村悄悄在变化,随着上百口大塘的建成、18公里到户水泥村道修成、还有许多渠涵竣工,红花的山显得更青了,水更绿了,景更美了,老人和孩子们的脸无时不荡漾着笑容……版权归《中国国土资源报》所有若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在朋友圈转发欢迎到副刊QQ群交流由《中国国土资源报》主办的国土资源文化交流平台,内容涵盖作品、文化、读书、视觉、茶坊、地理等,力争以更广阔的视角、更精致的语言,以及更优化、更具互动性的栏目设置,为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内外的读者提供兼具思想、见识和趣味的文化体验。长按或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lunzx.com/hltc/266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