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人类社会何以会有制度文明?解释哲学是如何兴起的?这是我们今天必须研究和回答的重大文化课题。本文以著名的特洛伊战争为引线,分析了两河和地中海地域远古的历史及文化现象,认为那里实际上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强盗社会,并爆发过与当下内质及特征类似的“现代性”。那里的诸般初始条件是这一强盗社会和现代性产生的温床;而“现代性”则是解释哲学、制度文明得以发生的先决条件。特洛伊战争发生的真正原因即是这种强盗社会中广普存在的“现代性”。
关键词:特洛伊战争原因强盗社会现代性
目次
一、战争概况
二、原因:世俗方面的理解
三、原因:神灵方面的理解
四、原因:强盗社会与现代性
五、附录:苏美尔、希腊神谱
特洛伊,亚洲边缘早已从地图上抹去了的小城邦,因为它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因为一位伟大人文诗人充满智慧和绚美的描述,使它未能失去人类的记忆。千百年来,人们不停地念颂着它的名字,叙说着它的故事,悲壮着阅读或耳闻时不由自主的紧缩、震颤的心灵。
特洛伊战争,人类有文明史以来无数次相互冲突事件中的一例,若以战争学的角度看,它并不具有经典意义,一场居然打了10年(甚或20年)的单点城市战争,实在难以启迪后人。然而,透过荷马的神来之笔,我们却可以思考很多东西,并窥视人类历史的某些实然的关巧和奈何不得之处,辨析人之所以为人天然的缺陷和设计中的局限性,以及人类自我如何探索克服这种缺陷和局限性的艰辛、困苦历程。
一、战争概况
公元前年希腊本土的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率领希腊各城邦43位国王或王子、30位司令官、艘战船,约10万左右作战部队,从优卑亚湾的奥里斯港出发,远征赫勒斯滂(达达尼尔)海峡入口处小亚细亚一侧的伊利昂城邦。希腊人(或称阿开亚人、达奈人)先扫荡了小亚细亚沿岸的诸亚洲小邦国,掳掠了大量的军需物资,如谷物、牛羊、黄金、青铜、女人、武器、衣物等。为了对抗入侵者,伊利昂国王普里阿摩斯亦纠集了几十个盟邦,包亚洲和欧洲驰援来的至少达几万人的军队,与希腊人展开决战。满以为不堪一击的小国伊利昂,却经受住了人数众多、武器精良的希腊人的持续攻击,并使战争打了10年之久。持久战使心高气傲的希腊人意志动摇、情绪波动,至少有一次几乎撤出战斗。这或许可以称得上进入文明史以来,地中海地区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共有欧亚两个洲(就广义言,实已涉及非洲)近百个邦国卷入了战争。10年的战程,使不少国家的政治格局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许多人家破人亡,许多高贵的人论为奴隶,许多人提前报到哈德斯府弟,还有许多充满辛酸和悲壮的故事。特别不能令人忘怀的是,伟大的诗人荷马借助它让后世知晓了许多著名人物、英雄和神话,如宙斯、赫拉、波塞冬、哈德斯、阿波罗、雅典娜、阿芙罗狄忒、阿尔忒弥斯、忒提斯、赫尔墨斯、赫淮斯托斯、阿瑞斯,以及阿伽门农、阿喀琉斯、奥德修斯、狄俄墨德斯、大小埃阿斯、墨奈劳斯、涅斯托耳、菲罗克忒忒斯、普里阿摩斯、埃涅阿斯、帕里斯(亚历克山德罗斯)、赫克托耳、马卡昂、卡尔卡斯、帕特罗克洛斯、海伦、赫拉克勒斯、伊阿宋一干人等。其中,宙斯的绝对权威和暴虐,赫拉的骄蛮与嫉妒,雅典娜的好事,阿芙罗狄忒的美貌和母爱,海伦的美艳和轻浮,阿瑞斯的唯恐天下不乱,阿伽门农的霸蛮,阿喀琉斯的勇猛和固执,奥德修斯的狡诈善辨,普里阿摩斯的厚重,帕里斯的淫逸及不负责任,赫克托耳的英勇,诸神的无赖、淫威、贪婪及视人如草芥、以人杀人斗为乐事的德性,诸般均给后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10年以后——即前年将终之际,交战双方许多著名的英雄已不复生留人世之后,——希腊人在奥德修斯木马计的帮助下,终于打破特洛伊城池,血洗了伊利昂,除埃涅阿斯带极少人脱逃之外,特洛伊人非死即为奴隶,战争由此结束。可悲的是,伊利昂从地球上消失,并不是此次战争唯一的后果,胜利了的希腊人在返回祖国的途中,或是遇海难,或是迷失航向,或是遭他人杀戮,或是精神失常,几乎大多追命黄泉,只有少数几个人侥幸逃脱。他们是,奥德修斯经过几年的海难最终回归了伊塔卡,涅斯托耳回到皮洛斯,菲罗克忒忒斯回到墨里波阿,涅俄普勒摩斯(阿喀琉斯之子)回到夫茨阿,伊多墨纽斯和迈里俄纳斯回到克里特,透克洛斯定居塞浦路斯,狄俄墨德斯回到了亚哥斯。这场战争所表现的显然是悲剧,特别是经荷马超凡脱俗、巧妙笔法的描写,它由事实的悲剧变成了文学与历史学的悲剧。几乎可以认为它是西方所有悲剧作品的源头。因为是悲剧,其不幸总是令人难以舒怀。悲苦和忧患意识亦会令人去思考悲苦的原因,而企望有解脱的可能性。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地解析着内中的因缘绊故,以求有所猎获。其实荷马本人已有诸多说解;而荷马所描写的人们,亦有良多的理解。悲剧已以无可抗拒的方式降临在地中海地域之上,以今日之眼光看来,除了必得清理特洛伊战争的参与者和荷马所理解、述及的原因外,某些不曾为过去人们所涉及的原因,也当有所清理,此举或可获得历史过程的更完整的解释。下期内容
选自江山著文《特洛伊战争原因论》
精彩回顾
一篇《提要集》让您走入江山教授的思想世界
《金融危机的文化批判》(上)
《思想札记(二)》第节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思想札记(一)》第节物理学家与哲家异同
《混元变相论》(1)
水权导论
《天人合一与伦理台阶》(1)
《文化品格与文化冲撞》(上)
曳尾涂人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