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
郑杰,海伦剪纸艺人的代表。剪纸技艺在郑杰一家三代中的传承发展,已成为海伦剪纸界的一个典范。
3月20日,走进郑杰剪纸工作室,一幅幅线条流畅,形象生动的剪纸作品映入眼帘,《花瓶》《梅兰竹菊》《瑞雪兆丰年》《巾帼英雄》《琴棋书画》《警钟长鸣》《丝路欢歌》等作品,零距离感受剪纸艺术魅力。
郑杰,年生人,自幼热爱美术。上世纪六十年代,他拜傅作仁为师学习剪纸技艺,便开始了他的剪纸之路。
年,郑杰来到海伦东兴公社新建大队生活,农村的生活体验为剪纸创作带来了新的灵感和动力。他创作了一些反映时代生活的作品,他与傅作仁老师合作的《农村青年好榜样》在年《人民日报》上发表。70年代末,郑杰剪纸创作进入新阶段,他的剪纸题材更为广泛,形式更为多样,尝试融合压色、套色和阴刻阳刻相结合的技法,使剪纸的艺术表现力有了更大突破。80年代,在现代主题剪纸创作的同时,郑杰重拾传统题材剪纸,融入时代新意,创作了《博古瓶》《黑龙江风光》《梅兰竹菊》等作品,并在香港展销。随着技艺的精湛,郑杰和赵春平等人成为海伦剪纸的第三代传承梯队。
看着父亲剪纸长大的郑春燕,继承父亲的剪纸技艺和风格,成了郑杰家庭剪纸技艺的第二代传人。
“小时候常看父亲剪纸,父亲便教我剪窗花、小动物等简单的图案。高中快毕业时,父亲带我到省工艺美术协会在哈尔滨举办的美术培训班学习,这便开始了我的剪纸之路。”郑春燕介绍。
提及传艺学艺这段往事,父女二人感慨颇深。当时为提高女儿郑春燕的剪纸技艺和素质,郑杰要求她认真读书学习,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剪纸做到心中有数。郑春燕查阅了大量剪纸文献,在父亲的指导下,创作了《三友图》《穆桂英》《百骏图》等,这些剪纸作品曾获得过不同奖项。
外孙女刘桐也从小在姥爷和母亲的艺术熏陶下,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成了郑杰家庭剪纸技艺的第三代传人。
作为新生代剪纸艺人,刘桐对剪纸传承和创新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近年来,她创作了《瑰宝》、《生当作人杰》、《蝶恋花》、《吉祥寓意图》等剪纸新作,受到剪纸同仁的好评。
“学习剪纸首先要体会生活、热爱生活。”郑杰常常这样说。他经常带着女儿、外孙女到林场、鸡场写生,收集素材,不断创新剪纸方法和内容。他们的剪纸创作在 “正如剪纸大师傅作仁所说,传承关键在于培养后人,要让我的后人继承剪纸艺术,使剪纸艺术在不断创新中发扬。”71岁的郑杰为了剪纸艺术的发展与传承如是说。
来源:绥化新闻网文:马明超赵洪秋
绥化日报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