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海伦市召开全市第七次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市领导王学斌、李德军、韩启彬、孙玉峰、杜振齐、李东日、宋加平、杨春玲、刘昭业、李朝阳、冯佳波、盛春景、陈彦志、闫海江、张喜文、赵士涛、陈春杰、王宝峰、赵武、陈卓宁、许洪飞、张铁峰、李中国、张佐出席会议。王学斌强调,要树立务实作风,以“工匠精神”抓好各环节工作落实,真抓实干,保持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把精准、精心、精细态度贯穿工作始终,牢固树立创新争先的工作意识,抓住脱贫攻坚关节点和“牛鼻子”聚焦发力,充分体现和发扬“海伦精神”,确保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会议传达了全省脱贫攻坚推进会议精神,听取了海伦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住建局、水务局、交通局、教育体育局、民政局、人社局关于海伦市十四项重点工作中的八项重点工作的汇报。
王学斌指出,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不仅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拥护,也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提升工作状态,保持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组建一支能打硬仗、能打赢硬仗的队伍;要把精准、精心、精细态度贯穿工作始终,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要抓住脱贫攻坚的关节点和“牛鼻子”聚焦发力,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构建产业扶贫长效机制,从根本上实现精准脱贫;要保持力争上游、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牢固树立创新争先的工作意识;要加强干劲,提升精气神,杜绝“赶趟不着忙”思想误区、乡镇、部门工作出现脱节、乡镇“三位一体”主体作用发挥不足问题出现;危泥房改造的核心问题是安全问题,要在保障住房安全的前提下,抢时间早日完成危泥房改造工作。
王学斌要求,要切实强化全过程精准和精准意识,把“精准”二字摆在首位,按照“六个精准”要求,在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及每一个环节,突出精准、聚焦精准,把精准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始终;贫困发生与贫困退出是一个动态过程,要强化动态管理,严格落实动态调整机制,坚持核查纠偏常态化,实现建档立卡人口应进必进、应退必退、进退必核、凡核必准;每年按要求进行识别和退出调整,对符合贫困条件的及时纳入,对符合脱贫条件的及时退出,实现贫困人口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确保贫困百姓应进则进,不落一人;要强化资金项目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管理的精准性、安全性及高效性;要加大产业扶贫推进力度,细化措施,构建长效机制,不断增强“造血”能力;要注重“两大一甜”主导产业总体谋划,理清发展思路,完善体制机制,强化规划引导,拓展销售市场,确保“两大一甜”做大做强;要充分研究好政策,运用政策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优势产业招商,吸引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入驻海伦,延伸产业链条。
王学斌强调,要构建特色产业规模化推进机制,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确保产业对接到户到人;要充分发挥外出务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百姓外出务工,从而增收脱贫;要推进扶贫经济体建设,积极探索创建模式,深入研究如何让更多的贫困户进入扶贫经济体,确保贫困户在扶贫经济体中实现增收;要打好基础设施攻坚战,围绕“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和实现贫困村“三通三有”目标,倒排工期,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工程;要抓好责任落实,深入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实现“一户一策”、“一户多策”;要注重“扶贫先扶志”,增强贫困户脱贫信心,消除贫困户“等靠要”思想,实现“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要抓住重点,以实际行动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各乡镇要切实担负主体责任,增强工作主动意识,定期召开“三位一体”驻村工作队召集人会议,推进驻村工作;要树立务实作风,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及正学风、转作风、促发展”推进年活动,以“工匠精神”抓好各环节工作落实,真抓实干,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弄虚作假、不严不实、做表面文章等不良作风,确保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人民、历史和时间检验,向省委和绥化市委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会议由韩启彬主持,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行安排部署。
文:何东阳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