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庆安东禾金谷粮食储备有限公司通过种植基地现场采集系统、云计算溯源中心的建设实现了水稻种植、仓储、加工、销售全程可溯源体系,并建设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农资、金融、人力、市场供求等信息服务,完成了种植生产追溯及信息服务的双链条建设。
在种植环节,系统实现了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大气温湿度、光照度、土壤pH值、土壤盐分等环境信息的实施监测和云计算仓储;在仓储环节,建设了无线粮温监控系统,实施查看粮温,有效的改善了储粮条件;在加工环节,使用传感器、RFID等技术,完善了企业质量追溯管理体系,责任落实到个人;在销售环节,开发了高端私人定制手机App,客户可以通过移动端实时查看自己定制地块的水稻生长环境信息、实时视频监控信息,并可以按照客户的要求,按月加工配送。
在公共服务环节,成立了水稻专业种植合作联社,向庆安县启航、启东和顺发等17家农民水稻种植合作社,共计户农户提供信息服务。组织农户种植优质绿色有机水稻,企业进行加工,联合社统一销售。通过联合社整合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优势,实现了“1+1+13”的良好效果。探索“保底+分红+粮款留存计息”机制,强化利益联结,年8月兑现上年“分红+粮款留存计息”万元。
一
实施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耕地资源、经营方式、食品安全等问题,国家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及信息服务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促进了农业技术、农产品升级,实现了现代化农业技术和精准化管理,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科技创新手段与服务内容相结合,实现了农业与科技信息化的合作升级;利用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射频识别等技术,建立管理农产品生产加工档案库,实现了全程可追溯。
《“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年)》、《农业物联网发展报告(农业部)》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要顺应全球信息化发展趋势,把农业物联网作为农业信息化最核心、最根本的信息技术来抓。要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智慧化,促进线上现代农业和线下现代农业协调融合发展。要推动农业互联网由消费型向生产型和消费型并重转变,集成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整体效能。要明确推动农业物联网技术的优先顺序,率先在高效设施农业、规模畜禽水产养殖等方面取得突破,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农资市场监管等方面尽快取得实效。
我司紧紧把握国家政策方向,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为农户提高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产环境和食品安全监控,并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发挥龙头作用,以加工为优势、以农业为依托、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以利益联结为纽带,把农民的身份变为合作联社的股东,把农户、合作社、企业连在一起,把种植、加工、销售串成一线,把一二三产融为一体,推动“销的好”引导倒逼“种得好”,实现稻米优质、优价,带领更多的农民致富增收,走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之路。
二
实施与运行
庆安东禾金谷粮食储备有限公司通过“互联网+农业”建设,物联网体系不断升级,先后部署并实施了水稻生长环境信息采集系统、云计算溯源中心、私人定制系统及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并使用了用友财务系统、速达ERP系统、浪潮智能粮库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种植、仓储、加工、销售全方位信息化管控。各系统协同工作,利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各系统信息,为17家合作社,户,人提供选种、农资、农机、金融等服务,探索“农户+合作社+企业”之路,以加工为优势、以农业为依托、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以利益联结为纽带,把农民的身份变为合作联社的股东,把农户、合作社、企业连在一起,把种植、加工、销售串成一线,把一二三产融为一体,推动“销的好”引导倒逼“种得好”,实现稻米优质、优价,带领更多的农民致富增收,走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之路。
1、水稻生长环境信息采集系统:
水稻生长环境信息采集系统是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水稻生产管理与可追溯系统是通过采集不同尺度的田间环境数据和生产管理数据,利用GIS、GPS以及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