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源自电视剧《鸡毛飞上天》
作者:北海
编辑:葛伟炜
“继续直营有压力,但仍要持续扩张。”
回看过去一年间新茶饮赛道的动态,明显发现,去年11月,头部品牌喜茶开放加盟是一个变化的节点。它意味着,市面上一直宣扬做直营的典型企业面对市场环境变化,终于都选择了妥协。
后续影响是,前人趟过水后,后来者再趟——即便是同为头部的奈雪的茶,舆论场也不会太过苛刻。
7月,奈雪的茶宣布正式开放“合伙人计划”,尽管此前一个月面对外界传闻时,企业还是三缄其口。其去年年底收购的乐乐茶已经成为一个相对成功的试验场,截至年底,乐乐茶全国门店数量要翻一番,达到家。
新零售商业评论摄
至此,三家颇具市场认可度的中高端茶饮品牌,都开启了加盟时代。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新茶饮所处的,覆盖茶饮、咖啡和酒饮的现制饮品行业,大部分原本直营的品牌都已经开始谋求转型。
目前已经破万店的瑞幸咖啡,最早于年初正式对外宣布开放加盟,此后,又分别于年及今年推出新一轮“新零售合作伙伴招募计划”和“带店加盟计划”。
数据对比是,从年成立至第一次宣布开放加盟,瑞幸门店共计0家左右,而在行业高速增长神话已经破灭的情况下,又在短短两年内实现了规模翻倍。
被出局的以钱治亚为代表的前瑞幸高管团队,携库迪咖啡卷土重来,更是直接上了加盟模式,在下沉市场,向瑞幸发起9块9挑战,目标是“三年万店”。
此外,业已上市、被调侃为“酒吧界蜜雪冰城”的海伦司小酒馆,六月初同样宣布开放新一轮加盟。年,海伦司已经启动过一轮加盟计划。
本质不用怀疑,更不用避讳,当下猛烈的直营转型加盟潮,本质就是“继续直营有压力”和“仍要持续扩张”间的矛盾使然。
尤其以喜茶、奈雪为代表的中高端茶饮品牌,惯常于一二线城市繁华购物中心开店,单房租及人力成本就是极大的开支。加盟,能直接解决掉这部分问题。
奈雪的茶年报数据显示,整个年,受不确定疫情风险的影响,奈雪全年收入较年下降0.1%至42.92亿元,但净亏损由年的1.45亿元飙升至4.6亿元。且在此前,这家公司已经连续四年陷入亏损境遇。成本方面,材料成本占总收益的33.0%,员工成本为31.7%,包括使用权资产折扣、其他租金及相关开支和物业、设备折旧等在内的成本在20%左右。
比起财报隐晦透露讯息,海伦司倒是不怎么避讳谈“加盟本质”。去年业绩交流会上,海伦司高管提到,首轮开放的特许加盟背景是,公司年单开新店就消耗了3亿元,今年一季度的交流会上再度提到,去年小部分的尝试,是应对疫情的转型。
不过,风起云涌搞加盟,上述借口并不能完全解释其成因。
随着去年年底政策转向,线下早已复苏。如第一波疫情“过峰”后,奈雪全国范围内的门店收入都在恢复,客单价小幅提升的同时,单量也在增加。“收入端的压力将得到释放。”今年三月底,奈雪的茶董事长赵林在公司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乐观地表示。
企业们还如此焦灼的原因是:
和原本预想的不同,全面的报复性消费浪潮并没有来临,尤其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单是不景气的就业环境,就让当代青年更愿意捂紧钱袋子。
近两个月,卖上30元高价的茉酸奶是为数不多的、现制饮品赛道中出圈的“明星”,一种论调认为,茉酸奶吃到了喜茶们降价后的高端现制饮品市场红利。
这的确是其一,但近两个月,随着茉酸奶用冰淇淋原浆、68元一杯奶茶等负面事件扩散,又会发现,它的大火还是源于消费者对市场上出现新鲜面孔的尝新,包括新品牌和新单品。
图源茉酸奶小红书官方账号
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的评论区,“不能接受这么高的价格还是奶昔的成分”“降价就好了”的论调比比皆是,且都能收获高赞,从朴素的认知反馈上看,消费者也还是“嘴上爱高价,身体更诚实”。
混战显然,过去两年间,以喜茶为代表的中高端新茶饮品牌,把产品价格从30元左右降至20元以下,是一条正确且能生存下去的路。明显也能看到,它们将持续贯彻这条路径——最近,奈雪的茶还在华东地区上线了9块9月卡,单张卡消费即可覆盖多款产品。
图源奈雪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