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橙长时光,本文是收录的过稿文章,本号长期有酬征稿,想投稿的朋友可以私信我发送“投稿”查看具体要求,欢迎您来投稿。
你认为数学学习中最首要的是什么?不是仔细审题,不是深刻理解题意,更不是盲目大量做题,而是“沉着冷静的心态”。
年全国高考数学难出新高度,实质上不是题目本身有多难,而是题干的问法有所创新,大多数都是考生平常没见过的。
我们并不是不会解题,而是从未见过的提问方式让大多数考生丧失了得分的把握,从而影响了心理状态。
言归正传,高考数学所考察的知识点有限,甚至可以说是固定不变的。
如果我们能在考场上把心态冷静下来,按照题干里的条件认真分析,便可以把思路拉回熟悉的轨道上。
本人全国新高考二卷考生,我在高考时做到14题时,时间已经过去50多分钟。
我想到可能选填不能拿到70分,训练了好久的压轴题可能没有时间做。
慌乱与惶恐,无奈与失落瞬间充斥了我的头脑。
我开始浏览所有的解答题,结果17题因为最开始少看了一个条件连第一问也没做出来就更慌了。
开始做概率题,第三小问也没做出来。
转头又看见了那个趴在地上的三棱锥,走投无路之时只能去写两道压轴题的第一问,又因为思维混乱,导数写了十多行才写完。
这时,我突然意识到不能再将慌乱延续下去了,此时仅剩40分钟左右。
我试图平复心情,再次去看17题,顺利写出了第一问。
我再次给自己打气,将冷静发挥到极致,连续做出了三角函数和立体几何两道大题,并且全部得到了满分。
结合上述过程,经计算,分钟的答题时间,被我有效利用的只有分钟甚至不到,其它20分钟几乎消弭在了慌乱中。
所有的高考科目,只有数学的答题过程让我记忆犹新。
这是因为在考试之前我做了几乎万全的准备,我拥有充足的信心和较高的期望,欣慰的是最后结果令我很满意。
7-9月重新全面复习所有的基础知识,公式,定义,定理等,做到不遗漏,配合学校习题;
10月开始,训练选择填空,并一直持续到高考。
注意:做选填时不要计时,不要限时!!
要以研究问题的心态仔细斟酌每一道题,找到最省时的做法,不局限于答案。
并且这种做题模式要一直延续到高考前,这是取得高分的重要法宝。
上课紧跟老师,认真听讲,老师毕竟是经历过多次高考的人,经验技巧十分丰富。
在出题常规的年份,17-20题最好要用35-40分钟左右完成这四道题,在练习时放到一起限时做。
多多积累二手结论和特殊解题方法,
例如:阿基米德三角形的结论和推导过程,海伦公式,错位相减简便算法,中心弦性质,等焦点三角形相关结论,裂项方法,大除法等等
希望我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学弟学妹们贡献微薄之力,预祝年高考生们蟾宫折桂,金榜题名!
作者
Yogurt,上海准大一新生
排版
关耳
图片
源自网络,侵删致歉
来源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