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是很容易的,只要脸皮够厚!但把琴棋书画定为目标——还是一定就是四样就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
好在当时年轻,不缺的就是勇气。一切从零开始!
但琴棋书画真的不是光凭勇气就可以的,别的不说,光是“画”就很令人伤脑筋了。
那是真的伤脑筋!↑这张就是我心目中的我的形象!1、环境之得遇名师我毕业的院校算不得有名,在如今的学生眼中也是极为不起眼儿的存在!但在我骨子里,是极为认同并也一直在向那个方向努力的那个在我毕业院校里一个石刻中的八个字:身正为师,学高为范。只有八个字,点出了一个优秀教师的两大基石支柱。必须身正,必须学高,缺一不可。
关于老师对一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性那是多少本书也写不完的,可以说一个人一生中如果能遇到一个对他今后的人生之路有影响的好老师那是极为难得的。最低限度也不要遇到影响自己一生的极不好的老师(出于尊师重教的教养,我不能用最差或最差劲这样的字眼儿去评价),比如我夫人小时候的音乐老师。因为夫人小时候音乐课偶然跑调儿被那个老师的一句当众挖苦害得她从此不再唱歌了,这样的老师绝对是误人子弟的,还是夫人大度,至今仅记得她姓苏,要是我肯定会连名带姓一直记恨(打错了应该是记得)的......万幸我一个也没遇到!我一直觉得我的人生是幸运的(虽然有很多人经常在钱权标准衡量下认为我的人生是不成功的,甚至是极为失败的,但我一直不屑于去抬杠辩解,这和婚姻一样,舒服与否我自己的脚肯定比别人的眼睛知道的清楚得多。所以我也从来不去弄什么转运珠一类的东西,因为谁知道转完了是好是坏,我觉得我这样就已经极好了)。这种幸运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常人难遇的对自己一生有影响的好老师,我竟然遇到了四位(当然不是说别的老师不好,而是那些老师对我的影响没有这四位老师大)。先说第二位。当我认识我的老师董新杰的时候,他刚从哈师大毕业没多久,那个年代能考上哈师大的人绝对像是路兴海老师常介绍董老师时说的那样,这是一个高才生。后来熟悉之后的我们聊起来这段时,和我有着根本性不同的从不喜欢夸耀自己的董老师才说当年绥化地区只考上了他一个,这确实和现在比起来难度差的不是一点儿半点,现在就算是清华北大那样的名校一个绥化地区也不可能只考上一个啊。说句题外话,我一直认为六七十年代的高中生和八十年代的专科生的真实水平远不是现在扩招后的绝大多数本科生能比的了的(之所以用了绝大多数是不想得罪人,认为比我强的肯定就是那个少数),何况他还是八十年代的本科生。因为都喜欢打乒乓球,所以最初我们经常一起较技切磋,很快建立起了友谊!他们和我父母相熟,都是海伦老乡,所以按辈份我应该叫他们路叔董叔。路叔坦然受之,认为没什么不妥,何况他当年在海伦三中的时候就教过我音乐,尽管当年几乎没说过话。董老师坚决不同意,只承认自己是董哥,所以直到现在我们仍然是各论各的,经常是在一起的时候我说路叔如何董哥如何,董哥说路哥如何,我们三人均觉得很正常。慢慢熟悉之后,有一次我去董哥的办公室,看到了一张漂亮的牡丹图,深紫色的花,和平常不一样的绿色的叶子,那种绿是我从没见过。整幅画装在一个玻璃镜框中,他说这是上大学时他画的工笔牡丹,我吃惊不已,再三和他确认这不是照片。不怪我见识短,那时候的家长学生连正常的主课都几乎不放在心上,更何况是这种放在今天也是属于业余的爱好了。和现在随处可见的艺校画室相比,当年几乎没人知道什么是艺考生,也不知道什么是素描,什么是色彩,什么是国画,更不知道可以去哪里学画,也很少有人想去学!就连我那个时候已经和任学忠老师学了一段时间素描的人也不知道什么是工笔画,所以才会反复问这是不是照的牡丹照片。不像现在,就连老年大学都开设了工笔画课程(绝对没有别的意思)。对我来说,那天的经历就是柳青先生说过的人生年轻时要紧的并且走对的几步最重要的路之一,可惜当时的我并没有觉得,否则我一定会比路遥记得年5月25日那天更甚,把当时连时分秒都会记下来。这绝对是注定要记录在我的大事记中的。这已经不是打开了一扇窗,而是开了一扇门。许多人不会画画,不会音乐,不会写诗,不会......不是他们没有天赋,只是没人为他们打开这扇窗!走出屋外的,不仅仅是我,还有赵玉华。屋外,色彩斑斓!和董哥学画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我们一开始就走对了路。这个是极为重要的,现在许多良莠不齐的辅导班老师本身就不太会画画,有不少仅凭着速成的培训就开始教课(千万别对号入座,这样的老师我一个也不认识),很多学生(不仅仅是孩子)都被教偏了,这样的学生纠正起来极为吃力,反倒不如原本什么也不会的。所以我经常对询问我的朋友说,宁可不学,也要找好老师。那时的董哥尽管还不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的画也没有在13届全国美展获得黑龙江省区金奖,还没有被评为美院教授,但高人一等的艺术修养已经有所体现,他经常强调的不是现在许多美术老师醉心的让画面花哨的什么撒盐吹雪技法(就事论事,非有所指),而是强调要在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和较真儿的绘画态度。他曾经为了画好喜鹊,肩扛摄影机,顶着寒风在皮卡车的车厢里于野外追寻,拍摄各种站立、觅食、飞翔等各种姿态下的喜鹊,录了许多第一手资料,然后回家用录像机一帧一帧播放、定格、然后写生,不放过每个特点,遇到不满意的再去录,再回来放一帧一帧播放,再写生,经过大量的观察、绘画、提练,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的喜鹊。↑这张就是董教授画的带有喜鹊的工笔画《风萧萧心萧萧》!
比如他为了画好装土豆的丝带子,花钱从齐齐哈尔买了一个新的编织袋,让人放到客车上,他打车去取,然后回家后认真研究线与线之间怎么编排,画出了最真实的土豆袋子,震惊了观众。这种影响绝对是远超绘画技术这种小技巧的。所以我从他那儿学到了很多。最重要的就是我从他那儿学会了绝对不要模仿他人,要画出自己的艺术特点!这点一直影响着我。↑这张就是董教授画的入选13届全国美展黑龙江省区金奖的《好日子》,画中右下角最大的那个纺织袋的原型就是他从齐齐哈尔花20元并打车去公交总站取回来并认真研究写生的那个袋子!
董哥这种求真务实的态度令许多名家赞誉。他着重和我推荐过艺术大师贾平西(这也是我内心认可的大师级人物)的思想,让我看一下他的《我家思想我家画》。当年我曾认真读过这篇文章,记的笔记工工整整。文中的五条要点我不止一次地看过,时隔多年,我仍然觉得要反复诵读,不会过时。1、艺术构思统帅一切;2、宁肯喝自己劳动的小米粥,也不乞求古人、今人、洋人嚼剩的馍;3、前人画滥了的东西我也去画,但是一定争取从滥中跳出来;4、以我的生活、悟性、文学、艺术、哲理,到大千世界中去攫取别人没有描绘过的物象;5、尽量不重复自己.再次强调一下,这五条一定要背下来。
↑这张就是贾平西先生画的工笔画《九秋》,也是我最喜欢的菊花题材的工笔画,画上共有九朵菊。董哥曾告诉过我,为了画好这张画,贾平西先生曾仔细研究了刺儿线(不知道别的地方叫什么),他说共有九种编法,真是精益求精到了极致。年秋我和美术班的同学一起去安达花圃写生菊花,在火车站偶遇董哥送贾平西先生回哈尔滨,正巧坐在同一节车厢,他得知我们去写生菊花,兴之所到,和我们讲了画菊花要注意的事项,告诉我们一定要把菊花画成桶形,至今我仍然记得!较高的起点让我和赵玉华开始了工笔画学习之旅。我和赵玉华学的所有东西中,我都远比他开始快,经常是他还在练习线条什么的,我都已经开始画成品了。但慢慢地他就赶上来了,然后就会超越。这得益于他的性格。记得有一次他画秋后的苞米地,我一看就头疼,觉得没有头绪,不画了,他就在那每天一点儿一点儿的画,一个苞米zha(去声)子(还是因为茬子没去声的音,决定用拼音)一个苞米zha(去声)子的完善,最后完成了一幅相当漂亮的起稿。然后又一笔笔勾线,着色,成品很漂亮,可惜那个时候没有手机,没有及时记录下来,交到市美术家协会后不知道哪儿去了!在这点上他就是先完成,后完美。一点儿一点儿用别人看起来最笨的方法完成出别人想不到的成品!一如他的为人。其实最近我才发现,有许多时候看似最笨的方法,其实就是最正确的方法,甚至有时是唯一正确的方法,可惜我们很多“聪明人”都把时间浪费在找寻捷径上了。比如以前的我。和董哥开始学画后,我曾开启了认真学习模式。↑这就是我当年认真学习记的笔记,刚才翻了一下,好多!现在仔细回想起来,小时候我是有机会走上绘画道路的!
字-按WPS稿纸格式排版计算,已经完成:
目录字+序字+第一章开头字+第1节字+第2节字+第3节字+第4节字+第5节字+第6节字+第7节字+第8节字+第9节字=字+第二章序字+第1节字=字
《我的回忆录(上)~五十有二》
目录:
序:从我的爱好写起
一、游戏
1、环境之出生
2、我的小城记忆
3、性格
4、游戏之户外版
5、游戏之任天堂游戏机版
6、游戏之电脑单机版
7、游戏之电脑网络版
8、游戏的反复删除与重新下载
9、游戏与人生
二、绘画
1、环境之得遇名师
2、偶然与必然
3、当初只是一个爱好
4、本心之问
5、从头再来
6、论朋友圈的魅力
7、刻苦
8、多样尝试
9、为了中国美协的人生目标
三、读书
1、环境之少时家有藏书
2、从《宋诗一百首》开始
3、伴我成长的小人书
4、那些评书
5、只读古文经典
6、现代名家也可一读
7、存在即是合理之网络小说
8、藏书之路
9、藏书归类是门技术活儿
四、文笔
1、小学时的范文
2、“诗仙”转世
3、编辑岁月
4、跟着诗词群写作业
5、沉淀
6、一等奖的征文
7、入选大庆文献馆
8、心底之梦-网络小说九色鹿
9、厚积以待薄发
五、摄影
1、环境之从曾祖父母的照片说起
2、环境之少时家有可用的相机
3、海鸥相机
4、理光相机
5、第一部数码相机
6、佳能相机
7、唯有苦练
8、心有美景眼有取舍手有捕捉
9、还是从友丽转回到了Photoshop
六、音乐
1、环境之家里买了台双卡录音机
2、录音机里的《童年》
3、学校食堂里放着我的吉他弹唱
4、声乐练习之小猫去钓鱼
5、那些几百张的音乐光盘
6、机关合唱团高音部
7、循环听歌
8、把好听的音乐下载下来
9、未完成的歌词
七、电影
1、环境之少年有零钱可看电影
2、《少林寺》与我的短暂习武之路
3、环境之用录像机看片的日子
4、有了VCD
5、电脑看片
6、曾经追过的剧
7、快乐在于难得
8、电影也要弄个目录
9、每月一部电影
八、运动
1、环境之一套运动服对我的人生影响
2、当体委的日子
3、第一辆变速自行车
4、我的乒乓球
5、我的篮球
6、我的排球
7、我的羽毛球
8、我的象棋
9、我的围棋
九、为自己的收藏取名《落枫集》
1、落枫集之集邮
2、落枫集之书信
3、落枫集之证书
4、落枫集之酒瓶
5、落枫集之糖纸
6、落枫集之贺卡
7、落枫集之照片
8、落枫集之剪贴
9、落枫集之歌谱
尾声:心存感恩
花絮1:回忆录的另一种写法
花絮2:我的魔术历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