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海伦新闻
海伦特产
海伦美景
海伦医院
海伦房产
海伦生活

农户种植结构调整意愿与行为差异基于黑龙江

白癜风精准疗效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80425/6192205.html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4期

作者简介:

余志刚,男,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摘要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实现,取决于农户的调整意愿和调整能力。基于黑龙江省个农户的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适应性预期模型对农户的调整意愿和行为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价格变动、售粮难易程度等经济因素对农户种植结构调整意愿的影响最大;(2)大多数农户有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的意愿,但只有少部分实际进行了调整,农户完成种植结构调整所需的时间不同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3)农户种植结构调整表现为明显的地域一致性,这种地区间的不均衡则主要是因为不同地区农户种植结构调整能力的不同。因此,政策制定要着力于打破路径依赖,政府要做好政策宣传和解读,保持政策的透明性和相对稳定性,加快粮食市场化改革和完善农民能力培训体系建设,重视新型经营主体对小农户行为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

种植结构调整;意愿;能力;调整行为

一、引言

调整和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是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农户是农业生产的主体,种植结构调整需要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三年来,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对农户行为进行引导,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和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分别下降3.7%和3.6%,调整速度好于预期。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如下两个问题:一是各地区种植结构调整速度还不十分均衡,特别是亟需大力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的东北地区一些县市,由于替代作物不多以及差价补贴的存在,仍以种植玉米为主,调整幅度较小;二是调整稳定性有待检验,有调研发现,由于改种作物效益不佳,部分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甚至出现了反弹。种植结构调整为什么会出现不均衡和反复?是农户调整意愿不足,还是能力不够?这是本研究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lunzx.com/hlmj/252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