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遭受各种屈辱和心酸,但心中仍然充满阳光大爱;经历各种挫折,但不改心中的理想;历经各种的不公,但内心仍然平和,本身是一种非常高贵的人格。即使在苦难中,依然保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应该成为一种信仰,深深地植根在每个人的心里。在这样强大而坚定的信仰的引领下,我们即使在最不堪的状况下,依然不会迷失自己,依然可以透过绝望看到希望。
今天讲的是远远不只电影系列的第一部电影《风雨哈佛路》,非常震撼心灵,让人惊醒:你可以为自己寻找各种借口对生活低头,也可以迫使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
整部电影是由一个真实故事改编而来的:
一个叫做丽思的小女孩儿,从小生活在毒品,艾滋,饥恶的贫民窟里,父母都是瘾君子,母亲不仅吸毒,还精神分裂,眼睛失明。小姑娘8岁开始乞讨生活,本该在接受母亲照顾,享受母爱的年龄,她却像大人一样照顾父母,母亲仿佛是她的女儿。
在学校的日子,因为没有条件洗澡,她身上充满异味,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排挤,她为了逃避同学们异样的眼光,开始逃学。后来,伴随着母亲去世的打击,伴随着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自己的努力争取下,她得到了去一所寄宿学校读书的机会。在那里,她发愤图强,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四年的学业,并且以全优的成绩考入哈佛,并获得《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莉丝还曾获得“白宫计划榜样奖”以及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特别颁发的“无所畏惧奖”,更受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接见。
你能想象的最悲惨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的呢?父亲酗酒吸毒、母亲吸毒精神分裂并患有绝症、早年母亲离世、父亲落荒?自己从小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被同学嘲笑,被社会歧视?如果能经历其中的任意一项,那已经是足够悲惨的人生了,可有的人全都遇上了。
你能想象到的最精彩的人生又是什么样子的?考取世界顶尖学府,获得最高级别的奖学金,拥有最有前景的工作机会,经历种种苦难后,依然怀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的感恩?同样,如果拥有其中任意一项,人生就已经充满希望了,可是有的人全部做到了。
这样听起来挺不可思议的事,真真实实地发生在美国纽约的女孩莉丝·默里(LizMurray)的身上,在邂逅了那些不堪后,创造了这些精彩。年,莉丝的故事被拍成电影搬上荧幕,该片获得第55届艾美奖三项提名。如今,莉丝在全球各地发表演说,以激励人们跨越困境去追寻心中的梦想,赋予人生意义,实现自我价值。她的故事已经成为了永不放弃、自强不息的代名词。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有人在黑夜里迷失道路,有人在黑夜里寻找方向,有人在苦难中深陷迷失,有人在痛苦里得到力量和新生,重要的不是黑暗本身,不是苦难本身,而是我们对它们的态度,是我们对于它们的思考。这决定了即使我们来自同一个方向,但终将去往截然不同的远方。
母亲去世的那一天,只有棺木,连简单的葬礼仪式都没有,只想渴求父母亲情,这人世间最基本的愿望也成了她的奢望。慈善机构雇佣了几个开挖土机的工人,找了个地方,仓促下葬,没有墓碑,没有葬礼,没有牧师,就像这个人从来没来过这个世界一样,了无痕迹。棺木就要被下葬的时候,她跳上了棺木,静静躺在棺木上和她的母亲做最后的诀别。
她躺在棺椁上回忆人生最幸福的时光,心里默默的对母亲诉说:“就算你是世界上最差劲的妈妈,就算在世人的眼里,你是人见人怕的瘾君子。妈妈,我依然那么地爱你。世界是虚无的,我们活在彼此的心中。你住在我心里,可是我却没有容身之地!”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来是孤独的。父母家庭的关怀和庇护,让我们有了归属,有了家;父母的教育和指引,让我们从一无所知的婴孩,长成了能读书写字、懂人情世故的独立个体。我们是父母基因的延续,也是父母爱的延续。纵然父母与父母的差别很大,有的父母给子女创造了优质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有的父母连孩子最基本的成长、生活的环境都不能提供,但父母的能力大小,并不能说明父母的爱有分别。理解了父母的无奈,也就理解了生命的重量。
她用真诚获得了中学考试机会,入学必须要有监护人签字,后来她跑到收容所找父亲,希望获得父亲的帮忙。父亲作为她的上学的担保人,从收容所出来。办理完担保手续出来的时候,她泪眼汪汪的看着父亲说:父亲我爱你。父亲却冷漠的回答:别爱我,那是在浪费精力。
她落泪对父亲说起了掏心窝子话:小时你是我见过世界最有趣最有思想的人,因为你,我才有另外的一条生存之路。父亲有些惭愧鼓励着:好孩子,坚持学习,我不能成功了,但是你行的。
从此便是她一个人生存奋斗的日子。她边打工,边读书,从17岁开始,决心用2年的时间完成了4年的学业,当初老师告诉她:一年10门课,用两年读完四年的课程,这不太可能,你会把自己累死的。她回答:不,这才是活着。
她没日没夜的读书,边洗盘子边看墙上贴着的知识内容,最后她真的做到。由于她是班上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所以获得了免费去名校参观的机会,后来她决心考哈佛,结果她又做到了,并且获得了年纽约时报的每年的奖学金。
“人们会久久围困于自己的失败之中,我们称之为愤怒,对事物的整体视而不见,对于所有能够成功的微小元素以及什么是成功视而不见”。这个故事里,最让人感动的除了主人公莉丝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依然不屈不挠地和生活对抗、最终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以外,更是她在极端的苦难中保有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苦难的思考。现实中,当困难降临时,我们总习惯用抱怨和逃避去代替感知和思考,用愤怒和怨恨去替代理解和践行。
最近,“原生家庭”这个词总是被提起,很多人都试图从原生家庭中寻找自己性格里的缺陷,甚至将自己失败的一部分原因归结为原生家庭,因此怪罪于父母。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的许多东西都来自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对于我们的成长、成才多多少少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可是,原生家庭并不亏欠我们,有所欠缺的可能是自己从原生家庭中汲取营养的方式。同样的因,往往引起不同的果。
当在获奖典礼上记者采访:你有如此的成就,是怎么做到的?她回答:我为什么做不到?我父母教会我可能。
记者问:你为你的过去感到可怜吗?睡地铁,吃在垃圾桶旁。她笑笑回答:我为什么觉得可怜?这就是我的生活。我甚至要感谢它,它让我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往前走。因为我没有退路,我只能不停地努力向前走。
有人问她怎么看待自己的母亲?她真诚的说:我一直都爱着我的妈妈,无论何时何地,我一直都爱着她,尽管有的时候连她自己都忘记了,但是我一直都爱着她,自始至终。她并不是不想成为一个好母亲,只是无力给予。
当记者提问:如果可能你将做什么改变?她面颊滚着热泪说:如果可能,我愿意放弃我所有的一切,来换取我家庭的完整。
眼因流多了泪,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没有退路的人生,久违的感动,她对生活的不放弃,她总说"Ijustneedachance.”这样决心和信心,来自于一个随时可以绝望到谷底的灵魂。
一个人如果遭受各种屈辱和心酸,但心中仍然充满阳光大爱;经历各种挫折,但不改心中的理想;历经各种的不公,但内心仍然平和,本身是一种非常高贵的人格。即使在苦难中,依然保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应该成为一种信仰,深深地植根在每个人的心里。在这样强大而坚定的信仰的引领下,我们即使在最不堪的状况下,依然不会迷失自己,依然可以透过绝望看到希望。
一个没有经历过黑暗和风雨的人不能称之为成熟,一个了解了世间的黑暗,历经风雨就怨声载道的人,本身就是一个弱者。因为真正成熟的人,是你明明了解人性的黑暗,但仍然用善良作为做人的标准;你明明受过伤害,却不以同样的方式憎恨他人;你明明饱经人世间的悲惨,却仍然怀有慈悲感恩之心;你明明了解走捷径的规则,却仍然坚守自己的原则;你明明尝遍了世间的冷漠,却仍然用阳光的心态做命运的主宰者!
转发给你脑子里第一个想起的人~
·你养我快乐长大,我为我们赢回骄傲金牌
古今化讲
·将放牛班学生打造成数学高手,把个学渣送进了美国顶尖大学
古今化讲
·阅读是迅速获取人生经验的方式
古今化讲
长按识别打赏
不要太多哦
周末和法定假日不更~
版权声明第25小时ing的文章均属原创,禁止任何渠道平台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我们的商务总监会跟你没完没了直到法庭见。图片来自网络。热切期待你的转发和赞赏。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