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海伦新闻
海伦特产
海伦美景
海伦医院
海伦房产
海伦生活

海伦网信打造黑土硒都是海伦市转变农业

打造黑土硒都是海伦市转变农业

发展方式的现实抉择

海伦市人民政府副处级干部张铁峰

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7日参加黑龙江省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黑龙江的发展要“要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发力,打好发展组合拳,奋力走出全面振兴新路子”。“要善于抓重点、攻难点,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打破传统经营模式,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打造精品特色农业,抓好农业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传统农业大市面临的挑战

海伦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全市耕地面积万亩,粮食年产量在万吨左右,一直以大宗粮食高产、稳产闻名全国。近年来,国际国内粮食市场的变化,使我市农业面临着极大挑战。

1、政策导向。截止到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12年连续增产。但是,面对粮价下跌,收储企业仓容爆满,粮食销售不畅的局面,农户实现了增产,但并没有增收。基于此,中央提出了进行以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为主要内容的供给侧改革,要求我们要改变片面追求以高产量来实现效益的传统发展方式,结合地域特点,深入挖掘资源优势,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效农业。

2、问题导向。近年来,我国粮食价格下滑与农资价格上涨对粮食生产形势产生了强烈影响,粮食价格的天花板效应与农资价格的地板效应对粮食经营产生了强烈挤压,作为传统大宗农副产品效益空间越来越小,如何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市域经济健康发展,是当前我们亟需破解的问题。

3、市场导向。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然而,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食品品质的下降、饮食方式的不科学不合理等原因,极其丰富的物质生活反而带来了诸多的健康问题,社会由此进入了注重健康、追求健康的时代,公众对健康的需求也迅速增加,健康养生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打造黑土硒都的背景和优势

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缺硒能直接导致40多种疾病,全世界有70%以上地区严重缺硒,我国约有三分之二地区缺硒。世界各地先后掀起补硒热潮,富硒农副产品以其绿色、保健的功能特性而备受追捧,开发潜力巨大。近两年来,我市分发挥位于松嫩平原黑土地核心区和松嫩平原富硒带核心区的两大“核心”优势,适时提出打造“中国黑土硒都”的发展战略,积极引导和推动全市富硒资源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布局。

1、生态环境优势。海伦市无大型工业企业,无工业“三废”污染,是一块没有重金属污染的纯净土地。空气中PM2.5含量年平均值每立方米在30微克左右。土壤、空气全部达到国家环境质量一级标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我市富硒产业发展创造了绝对先天优势。2、自然资源优势。一是寒地黑土优势。海伦地处世界上仅有的三块黑土地之一松嫩平原寒地黑土核心区,有机质含量高达3%-5%,富含铁、锂、锶、镁、锌、锰等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休耕期天左右,地力充足,非常适合优质大豆、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及其他经济作物的生产。二是土壤天然富硒优势。通过国家项目检测,海伦市万亩耕地普遍天然含硒,其中:富硒(0.-0.4mg/Kg以上)耕地面积为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48.2%,足硒(0.17—0.mg/Kg)耕地面积为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51.8%,各类农副产品%天然含硒,有近85%的农副产品天然富硒。三是水资源天然富锶、富锂优势。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对我市水资源检测结果显示,在地下50—米深水资源内不同程度富锶、富锂,对丰富我市农产品的微量元素含量极为有利,地下水资源也极具开发潜力。3、绿色、有机食品基地优势。我市被农业部和中国绿色食品指导中心确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基地面积万亩,其中玉米万亩,大豆万亩。化肥亩施用量平均仅为31.3公斤,比全国平均值53.2公斤低41.2%;农药亩施用量平均仅为0.43公斤,比全国平均值0.73公斤低41.1%,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全部符合国家AA级绿色食品标准。中国科学院在海伦设立了生态试验站和地球物理试验站,全面进行黑土地保护和生产试验,为生产绿色、有机富硒产品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4、农牧资源优势。我市位于第三、四积温带,非常适宜高油、高蛋白大豆、长粒香型水稻、高淀粉玉米等各类作物的种植。年产非转基因高油、高蛋白大豆30万吨左右、优质清香型水稻40万吨以上、高淀粉玉米万吨左右。全市年生猪、肉牛、羊、鸡、大鹅饲养量分别达到万头、54万头、40万只、万只、万只。优质、低廉的农副产品和畜禽资源十分丰富。

三、开发富硒全产业链的主要路径

富硒产业是代表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高端产业,是新常态下农业提质增效的战略产业,也是再造我市发展优势的新兴产业。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掘富硒产业的地域独特性、保健功能性、经济增值性特点,发挥错位优势,坚持走高规格建设,高标准推进。

1、缜密布局,培育精品产业基地。建设富硒农产品基地万亩,其中水稻50万亩、大豆40万亩、玉米、杂粮、蔬菜及特色经济作物10万亩。建设水稻、大豆、玉米、杂粮、粘玉米、马铃薯、菇娘、毛葱、大葱、大蒜、大白菜、青椒、食用菌、蒲公英、葡萄、药材、生猪、肉牛、笨鸡、籽鹅等富硒产业基地20个。同时,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集中向基地投放,努力建成以富硒为特色的精品高端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由种得好向销得好转变。

2、搭建载体,建设高标准孵化园区。依托现有工业园区,辟建万平方米的富硒产业园,打造集产品研发、精深加工、商贸物流于一体的工业园区“园中园”。站在战略层面,对产业园区进行规划设计。综合考虑不同行业、不同类别企业的特点,对入驻园区的大豆、大米、玉米、蔬菜、畜、禽、肉、蛋等加工企业及商贸物流、服务行业进行分类规划,合理布局,在科技、能源、交通、电力及其它附属设施配备上进行统一筹划。

3、铸造品牌,全面开发高端市场。实施地域品牌、企业品牌、特色品牌“三位一体”的品牌发展战略。一是打造地域品牌。利用好、使用好、管理好已经注册的“海伦大豆”、“海伦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努力在短时间内将这两张海伦的地域名片叫响、炒热;充分发挥我市农业产业化协会的行业集群优势,向国家权威部门申请“中国黑土硒都”集体商标。二是打造企业品牌。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深度开发,或联合科研机构做大做强,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叫得响的拳头产品,争创国家、省级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创建企业品牌。三是打造特色品牌。鼓励企业申报国家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注册绿色、有机产品商标,组合生态原产地、非转基因、富硒特性打造特色品牌,用产品特性的叠加效应来提高我市富硒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4、构建平台,拓展市场营销空间。计划投资8,万元,建设使用面积6,平方米的“富硒农副产品电商创业园”,融聚“电子信息服务、社会化服务、政务资源服务、质量可追溯和‘直接送’系统”五大工作版块的电商平台,与知名网络开发运营公司合作,组建专业网络营销团队,负责网上产品销售。以电商平台为依托,谋求与阿里巴巴、一号店、京东商城、天猫等著名第三方网络平台合作,布局遍布国内外的富硒产品销售网点,进行多平台推广,多点进行线上分销,扩大销售触角。

5、加强融资,保证开发资金供应。成立海伦市投融资有限责任公司,活化融资理念,扩宽融资渠道,切实解决富硒产业开发中存在的资金问题。一是以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及产业,打造“中国黑土硒都”为契机,争取扶贫资金。二是以投融资公司为承债主题,加强同国有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形成银行贷款为基础,其他金融机构资金为补充的信贷融资格局。三是逐步对投融资公司实施股份制改造,进入股票市场扩大融资规模。适时发行地方重点项目建设债券和企业债券,扩宽市域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直接融资渠道。四是创新股份合作方式,参与竞争性项目建设,并用市场化方式管理市属国有股权,壮大国有资产规模,扩展国有资产增值渠道。五是创新项目融资方式。对一些经营性项目,可采取比较成熟的BOT、TOT等方式,由企业运作;并逐步探索运用PPP、PFI等项目融资方式。

6、搞活商贸,促进三项产业融合。建设集产品展示、交易、流通和商贸服务于一体、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的全省最大的富硒农产品交易中心,将富硒产业打造为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型产业,推动“一产业”发展富民强市的主导型产业,贯穿全市“二、三产业”发展的综合型产业,带动工业、商贸、流动行业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全面实施扶贫攻坚战略的朝阳型产业。

7、积极探索,建设新型合作模式。积极探索“专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银行、龙头企业、农民五位一体的复合社模式,实行专业社出管理,农机社出机械,银行出资金,龙头企业出产品和销路,农民出土地的合作模式”。进一步强化政府和农业产业化协会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功能,以复合社为基础,把粮食产能工程、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农田水利建设、黑土保护等涉农项目整合起来,集中向富硒产业投放。

来源:海伦市委办

赞赏

长按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湳瑕佸灏戦挶
灏忓鐧界櫆椋庢棭鏈熺棁鐘?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lunzx.com/hlmj/1856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