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我为什么读海伦·凯勒
作者
二里半桑
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海伦·凯勒
一
生活的苦难总会在某一天不期而至,到伤害的人于是抱怨甚至仇恨。人世界的苦难大抵分为几种,饥荒、疾病、战争,无一例外地最终指向死亡。于是人类担忧、惧怕、仇视、无助,最终依靠宗教或者信仰,来寻求一时的安宁。
全世界有一半的人是信教的,无论是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还有将近一半的人是有信仰的,无论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还是亚当·斯密或者凯恩斯的资本主义。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既信仰宗教也信仰主义,这一类人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于是乎,还有一部分人,既不信仰宗教也不信仰主义,这一类人就不怎么好归类了,大约只能用“存在即合理”来阐述他们的独到见解。
但无可厚非的,全世界的人类应当是属于一个祖先或者一个来源,无外乎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或者千百年来的地球演变。但很奇怪的是,全人类目前并不太平,至少在中东、西亚或者西非,这里依然是战乱。一个小男孩被冲刷到地中海的岸边,折翅埋头的背影震惊了全世界;一家无冤无仇的国际民航被山毛榉导弹击落,分崩离析满布弹孔的机舱震惊了全世界;乍得与尼日利亚的边境,政府军与武装组织的交火依然震惊了全世界。这是一种丧心病狂的热暴力。就在半个小时前,一位好友跟我说,她在新西兰的荷兰朋友对叙利亚的战争非常反感,对参与的各方嗤之以鼻。
同样的,在中国大陆,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本应该是一件举国同庆的事情,却因为各方高唱显得变了味;黄晓明与杨颖的盛大婚礼本应该是一件讨人祝福的事情,也因为各方解读而蒙了一层阴影;更别说李嘉诚处于风口浪尖,从香港进入广州捐资办学也必须乘坐防弹车。这是一种全民狂欢的冷暴力。我的老师也在朋友圈里撰文,希望大家能够冷静理智客观地评价这样容易引发社会割裂的事件。
二
对于一个客观实在的个人来说,他也无法预料自己是否在下一秒就会遇到幸福或者苦难。《港囧》告诉我们,下一秒你有可能遇到初恋,也有可能遇到土匪。《夏洛特烦恼》告诉我们,下一秒你有可能做一个春秋大梦,在梦里肆意挥洒无所忌惮,也有可能如梦初醒不知爱情方为何物。《滚蛋吧肿瘤君》告诉我们,下一秒你有可能被诊断为淋巴癌即将辞世,也有可能遇到拯救你的帅气欧巴迎接新生。同样地,对于我而言,我也不知道下一秒自己会遇到怎样的苦难,也不知道下一秒自己遇到怎样的幸福。
哲人说,幸福往往悄然而至,苦难往往也不告而来。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要过多地忌惮、忧愁、哀怨、伤感,而是像熊顿一样,坚强、倔强、乐观、开朗。留给世间的眼泪,虽然会博得同情,但也拉低了尊严,丧失了勇气。给世间留下一个自信的微笑吧,哪怕是脸上刻下了成长的伤痕。
所以,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在读海伦·凯勒,当你的双眼被黑暗遮蔽的时候,无助无奈无计可施的你只会想到海伦·凯勒,至少她是比你悲惨的,因为她看不到这个世界;至少她是比你幸福的,因为她拥有了一颗健康而且快乐的心。
所以,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在反思自己,甚至反省自己的过往,脑海里像放电影一般地回放。啊,如果给我三天光明,我会看见多少东西!啊!如果给我时光机,我会多么地拼命来挽救自己!
三
海伦·凯勒说:“我将通过艺术来搜寻人类的灵魂。我会看见那些我凭借触摸所知道的东西。”
我很欣赏海伦·凯勒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绝地重生的精神。她热爱这个世界,哪怕这个世界没有给她一页色彩;她热爱身边的所有人,哪怕她只能够通过抚摸来感知那些抽象的言语。我想,这就是爱。
海伦·凯勒的老师爱她,所以告诉她,爱就是指向内心深处。海伦·凯勒是聪明的孩子,所以她知道如何通过内心深处来爱一个人。爱,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宗教和信仰。
我也爱这个世界,所以我不埋怨他。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二里半桑
漉湖村村长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音乐来源:腾讯音乐
本文所有图片均受相关法律保护,未经创作者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商业转载和盗图。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