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邪恶的社区,我们不想让它出现在市中心”
当谈及百年前的那场人为的悲剧时,GerryeWong道出了当年圣何塞这座城市对于华人社区的印象。年5月4日,圣何塞市最知名的华人社区“第二市场街唐人街”遭到故意纵火,多人无家可归,灾后,当地的华人甚至被剥夺了重建社区的机会,这可以说是那个种族主义盛行时代的常态。
Wong来自加州圣克拉拉县本地的非营利机构“中华历史文化协会(CHCP),致力于通过社区活动保护中国历史文化在华裔美国人的传承与发展。在一百多年之后,Wong和许多为华人社区发声的团体和个人一起,希望将这段尘封的历史带回每个人的面前,并为那些逝去的灵魂争取尊严。
大火前唐人街屋顶看到的景象
下周二,圣何塞市议会预计将通过一项决议,就该市在排华时代扮演的角色向华人移民群体道歉。市长SamLiccardo也对这项提议表达了支持,“这些重要的教训被一代又一代灾难性地遗忘。更加灾难性地是,历史仍在往复循环”。发生在圣何塞市中心的这场神秘的纵火案,也成为这场道歉仪式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年未被焚毁的市场街中国城
年,灾难的一百年后,在唐人街原址,现圣何塞费尔蒙特酒店周围落成了两个纪念标识,但在GerryeWong和许多华人看来,没有人真正就当年一系列的排华行为正式道歉。在下周二市议会完成之后,人们会在圣何塞市中心的棕榈圈广场举行一场特别的集会,Wong和其他的华人社区代表们将在这里正式接受圣何塞市的道歉。
唐人街大火纪念标识
根据一份圣何塞城市的备忘录,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华人定居点始建于年,随后曾在这里建立的还有五座唐人街:第一市场街唐人街(-)、葡萄藤街唐人街(-)、第二市场街唐人街(-)、毛纺厂唐人街(-)、海伦维尔(-)。这些街区的人员构成基本是大量来美的中国劳工,在那个风云变化的时代,他们出现在美国的契机也十分特别。
年,背景可以看到唐人街与圣何塞其他企业
年7月28日,曾经的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来到首都华盛顿进行谈判,但此行他实为中国的代表。《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款》因此诞生。在当时,这份条约是少有的对外平等条约,不仅使美国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还承认了两国国民的移民自由,此后,幼童赴美留学成为现实,而另一方面,也促成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流入美国。
市场街唐人街街景
圣何塞的华人也正是因此在美国落地生根,但之后美国对华工的态度愈发排斥,认为华工挤压了本地劳工的生存空间,种族主义甚嚣尘上,年,《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款》修改了移民条款,限制了中国的劳工赴美,年,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通过,彻底的改变了中国劳工在美的处境。
年5月4日发生的火灾,成为圣何塞地区排华浪潮的一场集中爆发。事实上在前一年,该地区刚举行了第一次排华集会,本地的居民主体绝大部分为欧洲裔和拉丁裔,对华人极不友好。翻看当时的报纸,或可以还原一部分火灾时的情形。
“凌晨三点,火灾在一家理发店开始,那家店的老板是哈里·希尔。理发店的隔壁:一家餐厅、一家马具店和另一家理发店被迅速烧毁”,“大火蔓延得很快,5点时,除了圣菲尔南迪诺街前的一座公寓和一座影院,整个街区全部被烧毁”,“中国佬(Chinamen,报纸的歧视性用语)和店主们的财产损失大约美元”。
在这场突如其来、找不到缘由的火灾之后,流离失所的人们无法在原址重建社区,只能租用商人JohnHeinlen的土地建造新的中国城,此地也因JohnHeinlen得名海伦维尔(Heinlenville),当华人们搬迁到这里时,依然惊魂未定,他们竖起了围栏,给门配上了锁。海伦维尔之后成为了圣何塞华人生活的中心,直到-的经济大萧条让商人JohnHeinlen破产。
年,圣何塞市毫不犹豫的消除了海伦维尔的唐人街,如今,这里能看到的只有一片空地。而在第二市场街唐人街的原址,也只留下了社区的垃圾场,看不出任何中国人生活过的痕迹,然而,这里曾经有大约20座公寓楼、数家餐厅、企业,甚至还有中国式的寺庙和戏院。
在一场愚昧又带有偏见的集体狂欢里,华人社区遗憾地成为了种族主义者的标靶。而这样的事情,仍然发生在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新冠疫情之后,唐人街的老者被推翻在地,不治身亡,行走在街上的华人无缘无故的遭到攻击,戴了口罩的东方人被认为携带病毒……
人们在不解、愤怒、悲伤的氛围中,只好走上街头高喊“StopAsianHate”(停止针对亚裔的仇恨)。可是,比起不久之前在街道上“大杀四方”的非洲裔移民及其支持者,这次走上街头的队伍显得那么的无奈、卑微、弱不禁风,他们只想证明自己并不邪恶,并不有害。
排版丨斯努匹乌斯
编辑|斯努匹乌斯
视觉|姜博约
记忆群岛Is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