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分班,大家还在磨合中,这种磨合包括新同学和老师,也包括新同学和老同学。这也算是分班后早期的主要矛盾,对于新同学来说,解决好前者是关键的,至于新老同学之间嘛,这时候还是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状态。
不过这个状态很快就被打破,就像刚来的时候一样,谁和谁是小学同学呀,谁和谁是老相识啊等等等等,聊着聊着这几个人就熟了。比如说通过聊天,钱鹏宇得知李静怡是小学四班的同学,这么说的话,崔子千,钱鹏宇,刘佑晨和李静怡他们四个是一个小学的,就是1,2,3,4的分别;而李曦,李静怡,方乔,夏青青这些人在此前的初中也是一个班的;曹柳笙和鹿清和也都是五中的,但是不是一个班的不知道,不过,她俩打消了刘佑晨对于五中全军覆没的印象。天港区本区的学生也少,高荣伟之前是在港三中,杨东升之前是在港二中,他俩之前有没有交集就不知道了。
刘佑晨在这时候,没向刚来的同学展示出足够的友好,当然也没主动惹事。对于他来讲,他也不需要和那么多人都有来往,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了,要交朋友还得是这几个兄弟。不过他也不是不和其他同学接触,也不是一点也不来往,要不他在制定值日表的时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考虑。这回他定的值日安排也是从他视角定的,他也不知道,就算是之前同班,那么这俩人关系如何?他所知道的,也是听别人说的,有些也是在和夏之悦排表的时候听到同学聊天时默默记住的。当然要是这么考虑就别值日了。最终还是把值日安排送到老丁那里。送到之后,当天下午就在班级里公布,刘佑晨把它贴在门后,方便大家下课来看。
后来,慢慢的新的班委会,团支部就成立了。基本上还是原来的那些人,郭钰走后,薛颖担任班长;郭雨琪继续担任团支书,李静怡被提起来共同担任团支书一职;刘佑晨和夏之悦,方乔和王佳怡几乎不动。只是刘佑晨从此不再担任地理课代表一职,职务由李静怡担任。各科课代表也都任命下去。忙活完这些事用了不到三个工作日,这一新的集体就以新的面貌呈现。
周四晚自习下课,刘佑晨去厕所回来和陈臧偶遇。
“嗨,陈哥。”
“哎呦,佑晨大兄弟啊。”
“你这是去一班了?”
“是啊,期中考多了。”
“要我说你啊,就会开这玩笑,谁还嫌分多咋的。”
“你这是去哪啊?”
“刚从厕所回来,随便走走。”
“那我先去了啊,拜拜。”
刘佑晨和陈臧打完招呼去了水房,趴在水房的窗户看向后楼。
这天政治留了个大题,“如何实现社会公平”,当然这一块是今天刚学的,老师要求也只是回去看看;语文留了《离骚》,下周会考默写;地理留了世界各个气候带的位置和特征;历史留了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点。这么一对比的话,英语这种能在课上就消化的知识点简直不算啥,不过因为柴老师的威严,大家背的更多的还是英语。
刘佑晨在模拟一遍英语小考,确定能通过之后,掉过头去看地理的气候带。这时候他还没买到老丁推荐的地图册,老丁要求也是在下周配备上,他也没着急让爸妈去买,说到底,也有他自己的考量,正好以此为借口出去溜达溜达。只是没有地图册他的印象就不会直观,就转头看墙上的世界地图。
不过,这时间一长嘛。
“刘佑晨!看啥呢?”薛颖在讲台上喊。
“啊班长我看地图呢,记不住气候带。”
“哦哦,打扰了打扰了。”
刘佑晨憨笑了一下,也没再看,自己画了个圆瞎比划。
大概能记住之后,他看了看历史,过了几遍后,他又去看了政治,二晚就在这几科背诵的东西来回翻看,直到他看了《离骚》。
“打铃放学”薛颖说完下讲台收拾桌位。
“晨儿,晨儿!醒醒哎!”
李鹏举推推刘佑晨,刘佑晨抬头,脸都粘在书上了,没一会儿书掉下去,他再捡起来,站起身子伸个懒腰,收拾收拾和他们走了。
“千儿,等会五哥呗。”
“OK,这咋还能给你整睡着了呢?”
“艹,背离骚背得。”
“害,那玩意下周考,来得及。”
吴坤鹏:“稍等一会儿,马上收拾好。”
李雨轩从水房出来甩了甩手,说:“哎我说,还走侧面吧,正楼梯多少天了还堵着呢”
崔子千:“这tm,和原班感情那么深呢。”
“谁知道了,你感情深别挡路啊。”
“整不好啊”刘佑晨说“天冷了有从后楼来的高三的。”
“也是。”
吴坤鹏站起来,背上包:“走呗。”
几个人到了楼外,刘佑晨说:“我刚才看后楼,就咱们晚自习下课的时候,后面教室里都没几个人。”
李雨轩:“咋的啊,都睡着了?”
“不太像,应该都去走廊了,后操场都没几个人。”
吴坤鹏:“咱高三还得搬后楼吗?”
崔子千:“可能是吧,前楼多少有点吵,开学典礼,迎新,体育课啥的。”
刘佑晨:“那咱还得搬教室啊?”
“也就搬搬那点班级的东西,也没啥。哎,伦哥。”李雨轩看了眼主门方向。
“哎,伦哥。”这四个人往吕宗伦那边走,吕宗伦看到也和他们汇合。
“你咋走正门呢?多堵啊?”
“这不跟大哥走吗,他去看小姑娘了。”
“艹,大哥呢?”
“后面呢。”
“哎呀我,得了,咱走吧,不认识他。”
“走走走走走走。”
刘佑晨:“轩儿,看见没?正门堵得肯定有摸鱼的,就比如大哥。”
崔子千:“哎对了,海伦去哪了?”
“他提前走了,好像是去找14班同学。”
周五,这一周的课程总算是结束了。晚自习放学刘佑晨和吴坤鹏值完日,倒完垃圾,刘佑晨这里断电关灯,俩人忙活完一起走。
“哎,晨儿,老丁说那个书你买了吗?”
“我还没,你呢?”
“我也没买呢,你明天回市里吗?”
“回去,得下午去了,中午有节数学。”
“我问问崔子千那头啥情况,要不就咱仨去,伦哥买完了。”
“行。”
上完数学,刘佑晨走到山上的公交终点站,给吴坤鹏去了电话。
“喂,五哥,我这头到公交站点了,咱在哪集合?”
“咱就直接去新华桥吧,在那的好运来先碰个头。”
“行,我坐37走,能快一点。”
“好嘞,别着急。”
到地方之后,刘佑晨下车进屋上楼,吴坤鹏和崔子千早就在那了。
“来了晨儿,喝点啥?”
“啊,热咖啡就好。”
“行,我先下去点。”
过了一会儿崔子千回来,也没过多久咖啡就上了。
刘佑晨:“你俩这周过的咋样?”
崔子千:“就那样呗,也没啥起伏。”
吴坤鹏:“一样,就正常过日子。”
“同,唉,这个无聊啊。”
“无聊?你政治那个题背下来了?”
“啥题?”
“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哎呦,你不提我都忘了。说啥时候考了吗?”
“没说,就是让背。下周要讲股票,保险啥的。”
“没事,不说考就行。”刘佑晨靠着沙发背,懒懒的说。
“咱待会去书店吧,离得也不远。”
“待会去。”
(转场)
吴坤鹏拿起书问:“老丁说的那个地理黄皮书是这个吗”
刘佑晨也拿起了一本书:“哎,看这个,这也是个黄皮书。”
俩人往这看。
“艹,还有这书呢?用的上吗?”
崔子千拿着地图册,转头看刘佑晨手里的那个:“哎我艹,这玩意谁买啊?”
“我说也是,五三大本还有中考地理,你哪怕前面多一个高呢?”
“嗨,你是刘佑晨吗?”
“是,你是,啊,是李曦啊。”
“啊对,我来买书和地图册,你看见在哪了吗?”
刘佑晨举起来手里的书:“这个就是,你看,黄皮书,中考地理,非常实用。”
“啊?还有这个呢?”
吴坤鹏:“行了你别逗人家了,你看看这个是不是?”
崔子千掏出手机看图:“我来了五哥,看看啊。”
刘佑晨拿出那张记了出版社和作者的纸条,仨人在那里对,李曦在旁边逛逛看看。
吴坤鹏:“哎对,是这个。”
刘佑晨:“好样的就它了。曦姐,这边是黄皮书,我们对过了,可以确定是这个。”
“哦哦哦,好。”
崔子千拿出地图册:“你俩看看是这个不?我看图和封面都能对上。”
“看出版社呗。嗯,是这个。”
“好家伙,来着了。”
“我能问一下”李曦说“你们在哪看见的地图册?”
“在那,”崔子千指了指后面的书架“左数第三......”
刘佑晨:“你就不能带人家去一趟。”
“啊也是,跟我来。”崔子千到了书架前拿三本下来。李曦拍了拍两个书架的位置。
“那咱先撤?”刘佑晨说。
“走吧。”
“哎,曦姐,我们仨先走了。”
“好好好,再见。”
仨人出门,看时间也晚了,就各自回家,刘佑晨先回三中那里看望爷爷。
(转场)
李曦还在书店,给她朋友发消息。
“找到了,就在新华书店的这里。”
“好好好,书店还在开吗?”
“还开的,六点关门,今天来的话就快一点。”
“还有货吗?”
“不知道啊,看不出来有多少剩的,书架上是还有个七八本。”
“那好吧,我待会去。”
(转场)
“爷爷,我回来了。”
自从期中考试之后,刘佑晨和爷爷就一直没见过面,周末也没回过市里,一是补习班的上课时间,二是来回走也够折腾的,再说回来也没地方,只能在姥姥家住。
在爷爷家里坐了半个多小时,爷爷也没有很多话,但那种挂念和喜悦都在眼睛里。刘佑晨一看快到点了,就起身去姥姥那里。
这时是11月中旬,天河市还没有降雪,不是很冷。外面的树只剩下树枝,风一大也能吹掉几个。
到家之后,刘佑晨和姥姥姥爷打了声招呼,把衣服脱下来叠好扔到沙发旁边的柜门上,接着打开手机翻看。钱鹏宇向他发出了群邀请。“看来这是新群咯”刘佑晨心想,他接受邀请后进群,接下来他就看进群的还不是好友的先加上。虽说自己不知道聊什么。
那天吴坤鹏又给刘佑晨推了一堆哔哩哔哩视频番号,他也就挨个点开看,除了几个吴坤鹏标注的猎奇的没敢点开,其他的视频看的时候边看边乐。
这个时候,他不知道这是一种名叫“鬼畜”的文化,只是觉得这种剪辑很特别,也很有意思,尤其是利用一些影视剧的台词,再剪辑合并成新的一句话,这个挺有意思。还有调音,让一个人唱歌的那种。他也不知道鬼畜和音mad的区别,这时候他也不知道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发弹幕。
刘佑晨退出来看了看群,加了非好友的同学,当然也只是加上而已。看看群昵称是什么,再改备注。接着放下手机,在沙发床上躺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