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电影原声,歌入耳,电影精彩。
Magnolia▍空字
最近读的书
.10
以下是最近读过的一些书,
记录所得,
也算小小引荐,
大家各取所需好了:)
喷涌数千米高的热带火山
航行数日不见陆地的远洋
燃烧着坠落的万千颗流星
巨树撑起绵绵无垠的绿色宫殿
缠绕深红色蔷薇的寂静院墙
闪烁的大麦哲伦星云缓缓坠入黑暗
每一个与好书共度的时刻
都是属于你一个人的好天气。
《谈艺录》
书皮有点脏,它可能陪我坐过飞机、高铁、大巴……
王学仲
这是一本艺术类杂集,王学仲先生把几十年来从艺的经验和心得,包括对书画艺术的理论、实践、鉴赏都娓娓写了来。
看完后从网上百度了下作者王学仲老先生本人,不得了,曾师从邱石冥、黄宾虹、齐白石等名师大家,徐悲鸿先生都非常赏识,精通书法、绘画、文学、哲学,是一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家。
所以也就不奇怪,这本艺术的杂集,里面渗透了很多哲学方面的思考,文笔也着实精美,有的语句我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
在“文人画体”这一节里,谈到文人画,言“文人作画,需先养其气质,畅其神思,不斤斤于所画的细节如何”,可见,神韵是文人画追求的最高点。
另外,对文人画画品的鉴赏也提到了人品的高度,陈衡恪提出,文人画家四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在“轶宋踵唐论赵书”这一节,论及书法中“用笔之意”的重要时,引了赵孟頫的“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书法中对字的结构审美,历朝历代多有变化,笔法却是书法的神魂,所以在研习古人碑帖法度时,要多琢磨其用笔之意。
王学仲先生的真性情读起来可爱无比。“最使人厌恶的是赵子昂、董其昌两家的字。谄媚、讨好世俗,不但追求甜熟,也写到极其甜熟。我厌恶其人,亦厌恶其书。”让我想起几年前和几个朋友转博物馆,看到康有为的字,朋友老刀脱口:康有为的字真烂,人也一样烂。大家哄笑。
“学习书法,要写个人的气质,从书法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气质和他的全部修养。像岳飞中年即被害死,戎马疆场,哪有多少功夫练字。他们以气质作书,也会存有天然不凡之处。是书法家所难于模仿得到的。”
“馆阁书最无神气。苏东坡的那种矮子书,状皆扁平,似无神采而言。”
王学仲先生多年寻访名碑大碣,居家时就临帖,外出时就访碑,在嵩岳连绵的崇山中,体味古人真意。看到这些心生羡慕,盼有一日也能过上如此云野逸致的日子。
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翻看的书。
《我的凉山兄弟》
书皮有点脏,它陪我住过好几个酒店……
刘绍华
这是一本医疗民族志,是台湾邵华博士十几年深入凉山昭觉县的研究成果,一个年轻女子进入一个“恶名昭彰”、古称“??”的少数名族村落,长期生活在凉山彝族(诺苏人)族群中,胆量、才智、毅力、治学精神、深情的人文关怀自不必说。
四川西南凉山州的利姆乡,是一个从州府西昌还要坐上十小时颠簸巴士才能到达的偏远山寨,这个贫困偏乡却是海伦因和艾滋病双重袭击的“重灾区”,疫情肆虐,日益衰颓。
邵华博士从医学人类学角度,研究文化特征与特殊疾病之间的联结的解释架构。
读完这本略有学术痕迹的书,你会明白,诺苏是如何走上今日看似“日益”文明的汉化之途;他们付出了多少生命转型的代价;这个世界的运作逻辑如何不利于边缘的独特性;吸毒者、艾滋感染者生命中无奈与尊严需求;医疗性治疗如何循环性失败;还有,再边缘的年轻生命也有追求灿烂的渴望。
这又是一个关于探险玩耍、为非作歹、吸毒勒戒、艾滋茫然、文化冲击和兄弟情谊的故事。问题不在毒品,艾滋亦非穷途。
在卷入全球化变迁中,健康或疾病本身,不再是白癜风治疗医院的专家白癜风怎么治好得快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